问题 问答题

“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必然恶化”试判断正确否,并解释。

答案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货币疲软是反映资金供大于求、市场利率下跌的一种货币现象。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疲软,是货币供给过多的结果,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市场物价有上扬的趋势。
(2)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可能会恶化,因为有时,因生产和市场不景气,经营者负债经营的收益率不高,也会产生货币疲软的现象,此时,就会立即转化为资金价格(市场利率)下跌。此时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恶化。
(3)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不一定就会恶化。当一国的货币疲软时,其市场利率对经济会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①成本效应。即利率通过影响资金的使用成本来决定它的作用。具体分为三种效应:
第一,投资成本效应,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决策和规模的变动,达到疏导和调节资金流向的效果。利率下降使投资的成本相应下降,从而可以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产品成本效应,利率的高低同时也决定流动资金的成本,从而决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相应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持有货币的成本效应,这种成本效应有两种,一是持有货币而放弃的利率收入损失,二是因价格变动引起的购买力的损失。
②利率的预期效应。即中央银行利率变动对人们预期产生的影响。对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的预期影响银行的利率,从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货币疲软使人们对市场利率的预期会降低,人们不愿再将钱存到银行,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消费与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
③汇率效应。利率的变动对一国外汇市场起作用,使该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变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一国的货币疲软,使该国的汇率降低,货币贬值,这会使该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国经济的增长。
所以说,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必然恶化是不正确的。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