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8岁。左下后牙进食痛已半年,平时食物进洞后痛。查左下第一磨牙咬合面龋深,洞内粉红色息肉状物,探略敏感,叩痛(+),冷测迟钝,可探及牙周袋。该患牙诊断最可能是
A.深龋
B.牙周息肉
C.慢性根尖周炎
D.慢性增生性牙髓灸
E.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上述症状符合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发生于青少年的乳、恒牙,无自发性痛;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肉芽组织(牙髓息肉)充满龋洞;探针不痛但易出血。故答案为D。
女,28岁。左下后牙进食痛已半年,平时食物进洞后痛。查左下第一磨牙咬合面龋深,洞内粉红色息肉状物,探略敏感,叩痛(+),冷测迟钝,可探及牙周袋。该患牙诊断最可能是
A.深龋
B.牙周息肉
C.慢性根尖周炎
D.慢性增生性牙髓灸
E.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上述症状符合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发生于青少年的乳、恒牙,无自发性痛;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肉芽组织(牙髓息肉)充满龋洞;探针不痛但易出血。故答案为D。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并探究其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3(g)+CO2(g) NH2COONH4(s)。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图1方框内画出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制取氨气的装置简图。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2所示。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
①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②上图3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总压强(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①下列选项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
B.密闭容器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该分解反应的焓变ΔH______0(填 “>”、“=”或“<”),25.0℃时分解平衡常数的值=__________。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