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10年至2012年有关资料如下: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自丁公司取得其拥有的一项专利权。协议约定,专利权的转让价款为3000万元,甲公司应于协议签订之日支付600万元,其余款项分四次自当年起每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当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成了专利权的权利变更手续。
上述取得的专利权用于甲公司机电产品的生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2012年2月1日,甲公司与庚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将2010年从丁公司取得的专利权转让给庚公司,转让价款为2000万元。同时,甲公司、庚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甲公司因取得该专利权尚未支付丁公司的款项1200万元由庚公司负责偿还。
2012年2月5日,甲公司收到庚公司支付的款项800万元。同日,甲公司与庚公司办理完成了专利权的权利变更手续。
(2)2010年3月1日,甲公司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用于企业产品生产的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2000万元、人工工资500万元,以及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200万元,总计27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8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假定形成无形资产的专利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
(3)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①假定上述交易或事项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相关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②假定实际利率为6%。
③复利现值系数:(P/F,6%,1)=0.9434,(P/F,6%,2)=0.8900,(P/F,6%,3)=0.8396,(P/F,6%,4)=0.7921。
④年金现值系数:(P/A,6%,3)=2.6730,(P/A,6%,4)=3.4651。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取得的专利权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取得的专利权的月摊销金额、该专利权2012年1月31日的账面价值,并编制转让专利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10年发生研发支出、结转研发支出、专利技术摊销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1)甲公司取得的专利权的入账价值=600+600×3.4651=2679.06(万元)
借:无形资产 2679.06
未确认融资费用 320.94
贷:银行存款 600
长期应付款 2 400
(2)甲公司取得的专利权的月摊销金额=2679.06÷10÷12=22.33(万元),该专利权2012年1月31日的账面价值=2679.06-22.33×25=2120.81(万元),转让时“累计摊销”科目余额=22.33×25=558.25(万元)。
2010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2400-320.94)×6%=124.74(万元)
2010年年末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2400-320.94+124.74-600=1603.8(万元)
2011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1603.8×6%=96.23(万元)
2011年年末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1603.8+96.23-600=1100.03(万元)
2012年1月份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1100.03×6%×1/12=5.5(万元)转让时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320.94-124.74-96.23-5.5=94.47(万元)
借:长期应付款 1200
银行存款800
营业外支出 (差额)215.28
累计摊销 558.25
贷:无形资产 2679.06
未确认融资费用 94.47
(3)自行开发无形资产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900
—资本化支出 1800
贷:原材料 2 000
应付职工薪酬 500
银行存款 200
2010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900
无形资产 18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900
—资本化支出 1800
借:制造费用 (1800÷10×1/12)15
贷:累计摊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