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下图(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图中①区是一个

A.低温中心

B.高温中心

C.干旱中心

D.低压中心小题2:分析图中②、③地区等温线的疏密情况,可知

A.②地温差小

B.②地温差大

C.③地温差大

D.一样大小题3:图中①处的地形是

A.盆地

B.平原

C.山谷

D.山顶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题目分析:

小题1:从某地区等温线图可看出,①点四周气温高,中间气温低,因此①点是一个低温中心.

小题2: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值相等,一般情况,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读图可知,②地等温线稠密,温差大.

小题3:从图中看出,甲地气温较低,说明海拔较高,四周气温较高,说明海拔较低,因此甲地海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应为山顶,故选D.

简答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南京条约》,清朝政府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虎门条约》允许英商及其家属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1845年11月29日,英国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以“华洋分居,避免纠纷”为诱饵,迫使上海道台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划定洋泾浜(1916年填没成为爱多亚路,即今延安东路)向北到李家庄(今北京东路)的一片荒滩——外滩,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份土地章程被视为上海租界存在和运作的依据法理。上海开埠的第一年,除了商人和领事以外,属于伦敦会的英国传教士也迅速进入上海

——摘编自王文泉、刘天璐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材料二:由于资本主义列强在租界强行拥有了自己的行政、立法、司法自主权,致使上海成为华界(中国管辖地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三界”分治的城市。其次,由于上海在五个通商口岸中最早设立租界,且充分利用了特殊的交通枢纽的条件,因此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一跃为全国商业中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租界的市政管理和建设、教育和工商业管理等制度,对上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不断的成长,上海的产业工人最为集中,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上海交通便捷,“国中之国”的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便于革命者进行活动;另外,上海文化事业发达,聚集了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进行各种活动,上海遂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

——摘编自马长林《上海的租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在上海设立租界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哪些英国人最先进入上海的?(8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 * * 党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12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租界对中国的影响(1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