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管理费用是多少?

答案

参考答案:

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特殊情况下,年度管理费用难以符合前述规定的,应当报告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

综合题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1700年间,中国的任何经验都适应传统学术和敏感性结构。……1601年,以博学多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甚至被允许进入北京的皇宫,但是基督教传教士只有在学习儒术的端庄外表举止后才能与宫廷学者来往。……当帝国在海外威力强大,国内一派太平、富庶、风调雨顺、人的举止端庄雠、按照儒家学说的原则组织社会、礼遇那些皓首穷经的人一当所有这些都变成了现实时,为什么还需要任何人都更多地注意外国呢?

——引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晚清关于“中西文化差异”认知的变化

时间中国文化西方文化
咸(丰)同(治)时代旧式武器与运输机械武器与运输
光绪时代家族主义、专制政治、手工业国家主义、立宪政治、机械工业
——摘编自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

材料三 关于侵略的方式,欧美一派贪图金钱,主张把中国变成经济的殖民地;东洋一派更贪图土地,所以又主张把中国变成政治的殖民地。至于中国内为帝国主义文化即西洋文化全面宣传的一派,则比前两派还进一步主张把中国变成文化的殖民地。前一派夺我们的市场,中一派夺我们的土地,后一派夺我们的精神。

——引自叶青《全盘西化?殖民地化?》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简述晚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是如何发展的。这些认知先后引发了哪些改革运动?这些运动表明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与材料—相比)有何变化?(10分)

(3)材料三反映民国初期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出现了哪种倾向?材料三作者是如何评价这种倾向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10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对待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概括指出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8分)

选择题

杭州市交警部门在2009年8月5日晚展开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中,仅3个半小时就查处了621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其中包括21起酒后驾车。据此回答14—16题。

小题1:杭州交警部门一方面耐心劝导社会公众拒绝酒后驾驶,一方面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这彰显了杭州市政府

A.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B.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

C.不断提高行政效率

D.珍惜公民权利,督促公民履行政治性义务小题2:2009年以来,杭州、南京、上海等地接连发生超速酒后驾车撞人致死的恶性事故。由于我国司法界在对超速酒后驾车撞人致死行为的适用法律上,存在不统一情况。不同城市对此类恶性事故的判决差异很大,引发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对此,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A.公民要积极参与舆论监督

B.公安机关要统一提高量刑标准

C.立法机关要健全和完善交通立法

D.人民法院要严格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小题3:有专家指出,为杜绝汽车时代频频发生的醉酒、超速驾驶等导致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必须通过修订相关法律,增设罪名、加重惩罚力度等方法,以保护其他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一观点体现了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尊重和保障 * * 必须崇尚民主与法制

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D.人民群众必须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