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血瘀所致产后诸症,最常用的方剂是()

A.生化汤

B.桃红四物汤

C.少腹逐瘀汤

D.血府逐瘀汤

E.失笑散

答案

参考答案:A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贞观时,古印度一再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到古印度学习甘蔗制糖。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古印度数学的发展。——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波斯商人……贩卖珠宝、香料及西域、南洋一带的土特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大量运往波斯销售……651年大食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不少人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摘自《中学历史教材全解》

材料三: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特固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乃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使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梁廷楠《奥海关志》卷13

材料四: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白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敷百年。”——摘自《筹办夷务始末》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反映的清政府外交政策是什么?结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分析这种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反映的李鸿章对外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主张的实践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