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努力。政府应以政策工具调控市场,以强大的市场力量逼迫市场主体选择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中国是一个大的经济体,高能耗与低能效相叠加,使能源环境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如果说目前这一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带有客观必然性,那么,能源低效率是不能容忍的。

降低能耗强度的根本途径是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我们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但不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就不能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十一五《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行动,但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主要受经济力量的驱动。

面对能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一种重要措施。但面对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极其复杂状况,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包括价格、法规、技术标准、经济激励等措施,通过市场起作用,着重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是一种经济行为;实现节能目标,要素价格和环境监管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市场充分地反映稀缺程度和严格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监管,附以税费的激励,是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最重要的经济驱动力。

小题1:依据文意,不属于“节能环保”措施的一项是

A.改善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强度。

B.实现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

C.通过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实现节能目标。

D.政府的政策通过市场起作用,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济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能源的低效率是必须改变的。

B.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必须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

C.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在复杂状况下,难以做到科学合理。

D.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带来了经历驱动力,促进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多项选择题

个人投资者刘某办甲、乙两个独资企业,均账册健全,2009年甲企业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万元、乙企业有关生产经营情况如下:当年取得产品销售收入16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40万元;应扣除的产品销售成本80万元,发生的产品销售费用30万元(本年发生广告费4万元,上年未抵扣完广告费2万元);本年5月1日向其他企业借款1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周转,年利率9%,当年支付的利息费用0.6万元全部计入财务费用,同期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6%;缴纳增值税40万元,营业税1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5万元;管理费用60万元(其中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20万元,提取的风险准备金2万元,缴纳的个体劳动者协会会费3万元,自行研究开发新产品发生开发费用6万元);全年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27.84万元,按实发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提并支付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也一并计入成本费用(该投资者每月工资3200元,雇用员工10人,每人月工资2000元);营业外收支发生以下业务:(1)一辆货车在运输途中发生车祸,损失达8万元,取得保险公司赔偿金额为4.5万元;(2)直接向其他企业某雇员捐赠0.5万元、向某乡镇学校捐赠2万元,通过“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捐赠20万元; (3)资助非关联的高等学校进行新工艺研究4万元;(4)该个人投资者还以乙企业的名义对外投资20万元,年底分得投资收益4万元。根据上述资料,依据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下列项目中,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直接扣除的项目有( )。

A.风险准备金2万元

B.个体劳动者协会会费3万元

C.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6万元

D.对外投资支出20万元

E.资助非关联的高等学校进行工艺研究4万元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