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固定,高发生变化时,面积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已知底边长为10,则高从3变化到10时,三角形的面积变化范围是( )。
三角形的面积由15变为50
(1)对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扬的是我国文学家_______。(2)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_,秋以为期。 (《诗经·卫风·氓》)
(3)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匏樽以相属。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用刑罚对待人民,人民只能暂时免于犯错,却没有廉耻之心。
B.孔子用“正”字诠释“政”字,希望季康子为政能正本清源,笃守正道。
C.孔子认为,为政治本之道,本来不在于凶残狠戾,专恃刑杀,而要以仁厚的情怀和道德礼法引导人民向上向善。
D.孔子用“风”“草”的譬喻阐明君民关系。同时也希望君王要像个君王,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把改善政治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老百姓身上。
2.以上选段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