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搜狐新闻:2010 年11 月16 日报道了沈阳市“文明小标兵”、东湖学校的初二学生祁文博照顾重病父母的感人事迹。文博7 岁那年,妈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后来,爸爸被查出癌症并做了两次手术。每天早上四时,祁文博准时起床,打水、劈柴、炒菜,把做好的饭菜端给父母,接着洗衣服、打扫房间……然后去上学。从7 岁起到现在14 岁,她每天如此。了解到祁文博的感人事迹后,育华中学团委发出了“提高自理自立能力,争做文明小标兵”的倡议,并计划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团委的成员,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请把倡议书补充完整;

(2)请为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策划几种富有实效的活动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向周围同学宣传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中做好必要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积极参加力所能及公益劳动;养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现在开始、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努力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2)以倡导自理自立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辩论赛、征文比赛、手抄报、黑板报、社会调查等。

(3)本次活动有助于加深同学们对自理自立重要意义的认识,让自理自己意识深入人心,在全校形成自理自立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同学们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题。

论 毅 力  梁启超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其何以成要: 概括,总括

B.又常相间以迭乘迭乘:交替出现

C.遇再挫而退再:两次

D.冒其逆而突过之冒:冒失。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不退也愈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小题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本文比喻论证内容的一项是

A.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

B.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C.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

D.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毅力》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其中心论点隐含着两个方面:一“成”,一“败”,激人斗志,发人警醒;文章起势突兀,开门见山。

B.论证过程中,先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入手,阐明逆境与顺境相间以迭,而逆境居十六七,而顺境居十三四:这就明确了毅力的重要。

C.本文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首先,作者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的对比; 然后,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 最后,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

D.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又运用比喻论证的笔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反之,是不可能达到彼岸的。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译文:

(2) 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

(3)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译文: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