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则治其标"?
参考答案:
急则治其标是指标病甚,如不及时解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如中满、大小便不利,水臌患者腹水大量增加或大出血患者等。
在我国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变更管理中,关于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表述正确的有( )。
A.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B.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此价格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C.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发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D.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双方协商后执行
E.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合同价款
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人们已经懂得使用木轨,来减少车子的阻力和颠簸。18世纪,英国矿山和冶铁工厂的运输中已经普遍采用了木板轨道。但木板承重力差,易被轧坏,木材的损耗极大。后来,人们在木板外面包上铁皮,以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18世纪中期,人们又开始采用铁轮和用生铁铸成的凸缘铁轨,后又改为平铁轨,并使车轮带凸缘,以克服易于脱轨的缺点。1770年,一名法国人发明了一辆蒸汽机车,但仍有很多缺陷。1803年,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设计了一辆蒸汽机车,这辆机车重25吨,时速4英里 (1英里等于1.6093千米),但由于车轮和轨道平滑,行驶中特别是上坡时容易脱轨。1813年,乔治·史蒂芬孙攻克了许多难关,设计出了性能良好的实用铁轨机车。1825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此,交通运输进入了铁路时代。
材料二 1835年底,德意志才建造了第一条很短的铁路(不到6公里),但是,1860年它的铁路总长度已经达到7180英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材料三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回答:(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英国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修建铁路的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4)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