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

一年一度的主题班会活动即将开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推进素质教育,张老师决定在班上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特长展示活动,但是晓敏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因此一直没有报名。

张老师找到晓敏。问她为什么没有报名。原来晓敏的父母离异,自己随着母亲几经辗转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每天帮妈妈做家务,没有什么朋友,更没有时间学习什么“特长”。张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鼓励晓敏展示自己做家务的技能。

展示活动当天,张老师郑重地请晓敏表演切土豆。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晓敏灵巧有力地在案板上下舞动。很快,土豆丝就切好了,细如发丝。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晓敏心里十分自豪与开心。

从那以后.晓敏不再因为自己没特长而自卑.反而变得自信多了。她主动和同学们交起了朋友,脸上总是挂满甜美的笑容。张老师还注意发挥她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她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她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

参考答案:

张老师的做法比较恰当,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材料中,张老师发现晓敏不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而且也没有什么朋友。张老师没有指责和放弃晓敏,而是主动了解晓敏的情况。这说明张老师能够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张老师了解晓敏的情况之后,可以因势利导,鼓励晓敏展示自己切土豆的特长,使晓敏变得更加有自信,还交到了很多朋友。这说明张老师能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能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正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所以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特点,主动与学生交流,发挥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共11分)

(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议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比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二)魏公叔痤(cuo)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①,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③。”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④乎!”

公叔痤死,公叔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

·   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释:①即不可讳:万一发生什么不幸。②御庶子公孙鞅:御庶子,官职;公孙鞅:即商鞅变法商鞅。③竟:通“境”,边境。④悖:荒谬,糊涂。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遗:      

(2)未尝不叹息痛于桓、灵也   恨: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小题3:文段(一)中诸葛亮分别推荐了文臣和武将,从文段看,他推荐文臣的标准偏向于“德”能表明这一点的词句是“         ”;推荐武将则是     ,能表明这个标准的语句是“                   ”。(3分)

小题4:结合文段(一)和文段(二),简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说明“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