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共11分)

(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议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比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二)魏公叔痤(cuo)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①,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③。”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④乎!”

公叔痤死,公叔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

·   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释:①即不可讳:万一发生什么不幸。②御庶子公孙鞅:御庶子,官职;公孙鞅:即商鞅变法商鞅。③竟:通“境”,边境。④悖:荒谬,糊涂。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遗:      

(2)未尝不叹息痛于桓、灵也   恨: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小题3:文段(一)中诸葛亮分别推荐了文臣和武将,从文段看,他推荐文臣的标准偏向于“德”能表明这一点的词句是“         ”;推荐武将则是     ,能表明这个标准的语句是“                   ”。(3分)

小题4:结合文段(一)和文段(二),简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说明“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作用。(4分)

答案

小题1:遗:给予。 恨:遗憾。(每空1分,共2分)

小题1:亲近 * * 佞小人,疏远贤良忠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2分)

小题1:此皆良实; 德才兼备;晓畅军事(每空1分,共3分)

小题1:德能兼备的贤臣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可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如文段(一)中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忠心为国效力,可以使汉室兴隆。(2分)但贤臣如果得不到国君的重用,往往会成为国家的威胁。如文段(二)中的商鞅虽有才但不被魏惠王认可,到秦国辅佐秦孝公,使秦国强大,而魏国变得薄弱。(2分)或:任用“贤臣”治理国家,可以使国势兴盛;反之,则会使国运衰微。(2分)从文段(一)中诸葛亮对“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分析以及劝刘禅亲近贤臣;(1分)文段(二)中公孙鞅到秦,秦则日益强大,离开魏,魏则日渐衰微,均可以看出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重要作用。(1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略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具体分析“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作用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