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资料一 思达公司前身是C国J省一家冷气设备生产企业。1985年开始,公司集中资源研发、生产当时国内市场处于一片空白的家用空调和大型柜式空调,企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到1994年,思达公司已成为C国最大空调生产基地。 1994年,思达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急需找到新的投资渠道。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会和公司在家电行业的优势地位,思达公司陆续上马了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等产品项目,希望利用公司的品牌优势,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然而,1994年后,思达公司领导层不再看好家电行业,认为家电行业已经面临行业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因此,公司必须开拓新的领域,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料二, 1995年初,思达公司开始向机动车领域发展。到1995年底,思达公司投资1.5亿元兴建了年产10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线,投资2.5亿元兴建了年产10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线。思达公司生产的摩托车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新颖的外观,1997年上半年就实现了6万台的销量,销售收入近10亿元。但好景不长,由于思达公司的摩托车单台车的售价较高,其主要消费对象是大中城市中收入较高的人群,而主要的大中城市都于1997年前后相继实行了“禁摩令”,封闭了思达摩托车的消费市场。2005年思达公司不得不将摩托车业务低价转让给其他公司。 1997年,思达公司斥资7.2亿元收购了C国国内一家汽车厂,上马中型卡车项目,成为首家非汽车企业入主汽车行业的企业。但是,思达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相关业务流程的监管及持续改进能力不足,同时没有对汽车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其生产经营的中型卡车的承重量都在15吨以下,与市场需求脱节较大,且零部件都需要外购,尤其是动力配置须向竞争对手采购,企业的发展受到竞争对手的制约。2013年思达公司不得不将中型卡车业务出售。 从1998年开始,C国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支持,思达公司领导层认为这一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1999年思达公司对高能动力镍氢电池项目进行了立项。2002年,思达公司召开了“高能动力镍氢电池及应用发布会”,标志这个跨度更大的新能源行业成为思达公司的又一个主营领域。至2013年,思达公司是C国仅有的掌握镍氢电池自主专利技术的厂家,技术优势明显,但C国整个镍氢电池市场规模还不大,企业从新能源产业上的获利不足以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 2009年思达公司现任领导人力排众议,坚持成立思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宣布进入房地产行业,希望高回报率的房地产业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转机。然而,之后不久C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已进人了一个“寒冬期”,资金链紧张,房地产销售面积大降。而作为一个没有房地产开发经验的行业“新手”,要想在宏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从众多经验丰富、实力雄厚、拥有良好品牌的房地产企业中夺取市场份额无疑难度极大。2010年思达公司房地产业务损失近千万元。

资料三 在C国空调等家电产品的市场需求巨大,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达公司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转向与主业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对其主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原有的核心能力基本丧失殆尽。

思达公司家电业几大业务的经营状况如下:

(1)空调器业务。思达公司曾经是C国最大空调生产基地、世界空调器生产企业七强之一.由于思达公司的领导层未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对空调业务扩大投资,公司生产的空调逐渐失去了市场优势,其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已沦为C国内空调器三类品牌。

(2)洗衣机业务。思达公司的洗衣机业务只在投产的第一年实现盈亏平衡,其余年份都是亏损,思达公司试图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打开市场局面,但效果一直不理想,洗衣机业务的经营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

(3)电冰箱业务,思达品牌电冰箱的发展不尽如人意。2003年思达公司将电冰箱业务全部出售给另一家公司。

简要分析思达公司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要运营风险。

答案

参考答案:

依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思达公司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要运营风险为:

①企业产品结构、新产品研发方面可能引发的风险;“思达公司将大量人力物力转向与主业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对其主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原有的核心能力基本丧失殆尽”。

②企业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或服务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营销环境状况等)方面可能引发的风险,“主要的大中城市都于1997年前后相继实行了‘禁摩令’,封闭了思达摩托车的消费市场”;“作为一个没有房地产开发经验的行业‘新手’,要想在宏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从众多经验丰富、实力雄厚、拥有良好品牌的房地产行业中夺取市场份额无疑难度极大。

③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流程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等方面可能引发的风险;“在汽车制造方面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④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监管、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能力方面引发的风险;“对相关业务流程的监管及持续改进能力不足,同时没有对气车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解答题
综合题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出的很经典。)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三: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图四:八国联军侵华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三: “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至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域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以上材料均摘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列举出以上每次战争期间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通过观察以上各图,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5分)

(2)材料二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3分)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