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公司与政府机关共同使用一栋共有土地使用权的建筑物,该建筑物占用土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公司与机关占用比例为4: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5元/平方米。该公司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元。

A.0
B.2000
C.8000
D.10000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土地使用权由几方共有的,由共有各方按照各自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计算缴纳土地使用税。政府机关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该公司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2000÷5×4×5=8000(元)。

选择题

一些俗语、谚语、诗句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回答5-9题。

小题1:“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小题2:“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一切要从事物的客观实际出发

D.任何事物都是有优缺点的小题3: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与其错误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无动无静,无静无动

D.飞矢不动小题4:“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涵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有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小题5:孙子曰:“……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这启示我们 

①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要抓住主流,不忽视支流

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

柳宗元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西出如一,夸奇竞秀,成不相让,遍行天下者,唯是得之。

  桂州多灵山,发地峭竖,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诸军州事。盗遁 * * 革,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庶。当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于诸侯,公既施庆于下,乃合僚吏,登兹以嬉。观望悠长,悼前之遗。于是厚货居氓,移于闲壤,伐恶木,剩奥草,前指后画,心舒目行。忽然若飘浮上腾,以临云气;万山西向,重江束隘,联岚含辉,旋视具宜,常所未睹,倏然互见,以为飞舞奔走,与游者偕来。乃经工化材,考极相方。南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日出扶桑,云飞苍梧,海霞岛雾,来助游物。其隙则抗月槛于回溪,出风榭于篁中。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颢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接于物外。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既成以燕,欢极而贺。咸曰:昔之遗胜概者,必于深山穷谷,人罕能至,而好事者后得以为己功,未有直治城,挟阛阓,车舆步骑,朝过夕视,迄千百年,莫或异顾,一旦得之,遂出于他邦,虽博物辩口,莫能举其上者。然则人之心目,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瑰观:非是洲之旷,不足以极视;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噫!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乎

  [注]①桂州:州名,治所在今广西桂林。裴中丞:指御史中丞裴行立。訾(zǐ):姓。②峤(jiào):尖而高的山,五岭的主山都可称为峤。③垂阿(ē):向下四垂的屋檐。④阛阓(huán huì):阛,市区的墙;阓,市区的门。故通称市区为“阛阓”。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若不骛远,不危——陵:凌驾

B.盗遁 * * 革,德惠施——敷:遍布

C.列星下布,颢气回——合:笼罩

D.既成以,欢极而贺——燕:开宴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推高是亭”的一组是(     )

①环山洄江,西出如一

②若飘浮上腾,以临云气

③左浮飞阁,右列闲馆

④苞漓山,涵龙宫

⑤若与安期、羡门接于物外

⑥虽博物辩口,莫能举其上者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訾家洲原是漓江中的一片陆地,直至裴行立公务之暇与僚属登临嬉游,才发现这是一块适于游观的风水宝地。

B.作者把裴行立修建园林建筑与庆贺朝廷平叛的胜利联系起来,既讴歌了盛世盛行,又不露痕迹地称赞了裴公。

C.裴公充分利用御史中丞的身份,经营规划訾家洲,构筑亭榭阁馆等功能齐全的观游设施,使大自然尽显美妙。

D.本文记叙了裴行立在訾家洲建亭的经过和登亭观赏桂林山水的特殊感受,热情赞颂了裴公的行为与眼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昼极其美,又益以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