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临床上哪些情况下可以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答案

参考答案: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联合用药指征。

(1)原因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问答题

阅读以下关于C语言及C代码的叙述。

[说明]


在开发某嵌入式系统时,设计人员根据系统要求,分别编写了如下三部分程序,其中:

[C代码1]

是李工为了在嵌入式平台上开发一段可变参数函数,在X86平台上实现的一个参数个数可变函数实例。

[C代码2]

是王工在编写软件时,自己编写的内存拷贝函数。

[C代码3]

是赵工编写的一段数据处理的程序,其中fun0的含义为从已创建的一个单向链表中查找倒数第index个结点。他的设计思路为:首先创建两个指针ptr1,ptr2,并且都指向链表头,然后ptr1向前走index步,这样ptr1和ptr2之间就间隔index个结点,然后ptr1和ptr2同时向前步进,当ptr1到达最后一个结点时,ptr2就是倒数第index个结点了。ReverseList()为赵工编写的对已有单向链表进行逆序重排的函数。

[C代码1]


long sum (int i,…)

int*p,j;
long s=0;
p=&i+1;
for(j=0;j<i;j++)
s+=p[j];
return s;

long Sum=sum(3,1,2,3);

[C代码2]


static int pent;
……··
void*MyMemcpy(void*dest, const void*src, int n)

char*pDest=(char*)dest;
char*pSrc=(char*)src;
for(int i=0; i<n; i++)
*(pDest +i)=*(pSrc+i);

return dest;

[C代码3]


node *fun(node*head, int index)

node *ptr1,*ptr2;
int i=0:
ptr1=head;
ptr2=head;
if( head==NULL || head->next==NULL )
return ptr1;
while (i<index)

(1) ;
if (ptrl==NULL)
return head;
i++;

while (ptr1->next !=NULL)

ptr1=ptr1->next;
(2) ;

return (3) ;

node* ReverseList (node *head)

node *temp1=NULL;
node *temp2=NULL;
node *temp3=NULL;
if ((head->next==NULL) || (head==NULL))

return head;

temp1=head;
temp3=temp1->next;
temp1->next=NULL;
while (temp3->next !=NULL)

temp2=temp3;
temp3=temp3->next;
(4) ;
temp1=temp2;

temp3->next=temp1;
return (5) ;

仔细阅读并分析C代码3,填补其中的空(1)~(5)。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