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市政府根据市人大建议,为了克服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的弊端,发文成立由公安、税务、工商、环保、城管、卫生等部门出人组成的“联合执法队”,该队集上述部门的职能于一身。综合执法队到农贸市场检查时,发现张某销售假化肥。于是决定处780元罚款,没收库存化肥。张某不服,欲起诉。该案谁具有行政主体和被告资格?( )

A.以市政府为行政主体,因为该队受市政府委托
B.以综合执法队为行政主体,因为上级政府有授权
C.以工商局为行政主体,因为该行为履行的是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
D.该综合执法队有没有行政主体资格,主要取决于具体从事的行为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行政机构获得行政主体地位,必须经过权力机关批准,或法律、法规授权。如果新组建的机构是行政主体,就以其为被告,反之,则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本案市政府的行为应视为委托行为。

阅读理解与欣赏

领略古人作文的意趣。(13分)

材料一:《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材料二: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①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②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③;世人患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⑤,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①顷岁:近年来。②乘间:乘机,乘着间隙。③工:精,妙。④患:毛病、弊端(在于)。⑤指摘:挑剔,批评。

小题1:、古人作文讲究言简意赅,有时会承前省略一些成分,但并不会给读者造成障碍,请补出下列括号中省略的内容。(1分)

(     )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小题2:、运用文言文阅读的知识与方法,解释材料一、二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那:        为:       尝:        而:       

小题3:、请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材料一中画“   ”的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2分)

小题4:、说说材料一的最后两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2分)

小题5:、尝试准确翻译下列句子。(2分)

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小题6:、欧阳修认为怎样才能写好文章?(4分)

①试用材料一中的诗句回答:

②试用材料二中的原文回答: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