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系统集成公司接到一栋大楼的综合布线任务,经过分析决定将大楼的4层布线任务分别交给甲、乙、丙、丁4个项目经理,每人负责一层布线任务,每层面积为10000平方米。布线任务由同一个施工队施工,该工程队有5个施工组。甲经过测算,预计每个施工组每天可以铺设完成200平方米,于是估计任务完成时间为10天,甲带领施工队最终经过14天完成任务;乙在施工前咨询了工程队中有经验的成员,经过分析之后估算时间为12天,乙带领施工队最终经过13天完成;丙参考了甲、乙施工时的情况,估算施工时间为15天,丙最终用了21天完成任务;丁将前3个施工队的工期代入三点估算公式计算得到估计值为15天,最终丁带领施工队用了15天完成任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采用的是参数估算法,参数估计不准确导致实际工期与预期有较大偏差
B.乙采用的是专家判断法,实际工期偏差只有1天与专家的经验有很大关系
C.丙采用的是类比估算法,由于此类工程不适合采用该方法,因此偏差最大
D.丁采用的是三点估算法,工期零偏差是因为该方法是估算工期的最佳方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依题意,项目经理乙“在施工前咨询了工程队中有经验的成员”,由这些成员提供历时估算的参考信息,因此乙采用的是专家判断法。利用该方法估算的工期与实际工期之间的偏差与专家的经验有很大关系。
参数估算法是用欲完成工作的数量乘以生产率以作为估算活动历时的量化依据。项目经理甲所使用的计算式子是:10000m2/(200m2×5)=10天。在实际施工时,由于估算值中难免存在误差,且影响活动持续时间的因素很多(如图纸参数的详略程度、气候因素、资源到位率因素、人员生产率因素等),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甲所带领施工队的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相减来说明所使用的参数估算法不准确。
活动历时类比估算就是以从前类似计划活动的实际持续时间为根据,估算将来的计划活动的持续时间。当有关项目的详细信息数量有限时(如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估算项目的持续时间。单幢大楼综合布线工程属于工种比较单一、工艺不太复杂的项目,适合采用该类比估算法进行工期估算。但该估算法是基于历史信息和专家判断,因此其估算的计划工期具有不确定性和一定风险。
三点估算所算出的均值会比单一的、最可能的估算值更为准确。因为是估算,所以难免会有误差。不能从项目经理丁某个工程项目的工期零偏差,简单地推导出三点估算法是此类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的最佳工期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