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陶瓷碗

B.塑料盆

C.电炉丝

D.玻璃杯

答案

答案:C

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电炉丝,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孩子,你那边有雨

       一天夜里,就要熄灯睡觉时,我突然有些想家,想念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我拨通了那串解密思念的数码,接电话的是父亲,他着实为我的深夜来电吃了一惊:出了什么事儿?我赶紧说没事,刚才突然想家,想说说话。说什么话,深更半夜的,你妈睡着了。威呢?是不是也睡了?父亲肯定还是怪我的来电不合时宜,但言语中掩饰不住意外的惊喜。

       其时,我的妻威也已甜甜地睡了。我和父亲怕惊动各自的妻子,像两个淘气的孩子,小声小气地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父亲说家里很好,他和母亲身体都挺好。要我别惦记这边,好好照顾威,好好工作。我说我俩也很好,都比刚结婚时胖了,过几天我们打算照张相寄回去。最后我说,时间不早了,爸,你撂了电话,睡觉吧。父亲停顿了一会儿,我猜一定是抬头望了一眼那座老钟。是不早了,你也歇吧,对了,你们明天上班带上伞,你那边有雨。你怎么知道呢?偶然从电视上看的,说你那边有雨。

        放下电话,我怎么也无法睡着。千里之外,父亲却时刻关注着我这边的阴晴冷暖。记得我上大学临行前,母亲放心不下,又是棉衣又是药物地往包里给我塞。父亲说,不用挂念他,他不是孩子了。说归说,我走以后,父亲却每天都要到车站转上一圈。

       结婚后,我和妻住在一间平房里,有一天卧室钻进了很多煤烟,妻子反应强烈,住进了医院。父亲得知后没几天,居然一个人拄着手杖背着包,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来了。我接过包感觉很重,打开一看,竟装满了斧子、瓦刀、泥板子之类的工具。父亲说,我来给你们拾掇拾掇暖气和炉子,尽冒烟哪儿能行。

       年届七旬、胃被切除四分之三的父亲可能一路也没舍得吃一片面包,坐下来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面条。妻在厨房里看着那堆粗糙的维修工具禁不住落泪。我安慰妻说,老爷子一辈子了,就这样。去打个电话告诉家里,爸平安到了。

       与父亲深夜通话的第二天,原本明朗的天空,转眼乌云密布,果真下起了雨。全单位只有我一个人带伞,大家感到非常惊奇。我站在窗前,窗外大雨如注,我不知道父亲那边下雨还是天晴,但我知道,他一定站在老屋窗前翘首望着我这边。

       父亲老了,不能再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但千山之远,万水之隔,父亲仍能为我和妻送来一把温暖的伞,在这个宽厚如昔日父亲臂膀的伞下,我们的每一个日子都晴空万里,灿烂如花。

1.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那串解密思念的密码”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老了,不能再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但千山之远,万水之隔,父亲仍能为我和妻送来一把温暖的,在这个宽厚如昔日父亲臂膀的下,我们的每一个日子都晴空万里,灿烂如花。”句中,划线的前一个“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后一个“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中,父亲一方面“怪我的来电不合时宜”,但同时又在“言语中掩饰不住意外的惊喜”,这表现了怎样的复杂心理?请结合选文内容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透过文字发现其隐含的信息,这是读书思考的基本功。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从第二段画线句子“父亲停顿了一会儿,我猜一定是抬头望了一眼那座老钟”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别用横线和浪线画出第五段中描写和议论抒情的句子,并说说他们分别各自有什么作用。

     描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抒情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应埃及 * * 纳齐夫邀请,温 * * 于2009年11月6日至7日对埃及进行正式访问。8日,温 * * 出席在埃及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就外国记者的提问,温 * * 回答道,中国到非洲是掠夺资源、搞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这种论调由来已久,其实不值得一驳。“如果熟悉历史就会知道,中国同非洲的关系不是从现在开始,而是从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了。”温 * * 说,那时,我们帮非洲建了坦赞铁路、派了大批医疗队员,我们没从非洲要过一滴油、一吨矿石。再从现状看,中国援助非洲,给非洲带来什么变化
温 * * 随后列举道,2006年以来,中国实施了对非援助的八项举措。中非贸易已从五百亿美元增至一千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范围内投资普遍下滑,但今年中国对非投资仍在增加。中国帮助非洲建设了那么多学校、医院和疟疾防治中心,受益者多达上亿人……“中国从来坚持对非援助的原则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因为我们认为,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最终要靠这个国家的人民。”两天前在飞往埃及途中,温 * * 曾谈到中非能源合作。他说,中非合作是全方位的,能源合作是其中一个领域。但中国绝不是仅仅为了能源来到非洲的。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时,没想要来非洲开采石油。事实是,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不是最多的,中国在非洲的油气投资不是最多的,即使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在非洲的经营额也远远不是最多的。温 * * 反问道:为什么只对中国加以指责这究竞是非洲人的意见,还是西方人的意见他用一句诗来结束答问,故交如真金,百炼不回色。
                 ——摘自中国新闻网2009年11月9日

材料2


东西南北问题是当今世界两大基本问题,体现了世界的两大主题。20世纪90年代后,东西矛盾大大缓和,南北矛盾越来越超越东西矛盾,上升为全球主要矛盾。邓 * * 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曾对全球问题进行过高度概括:“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现在看来,东西问题,即事关世界和平的政治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推动越来越朝着经济解决的方向发展,而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却越来越增添了很多非经济的色彩,似乎政治化的倾向日渐浓厚。南北矛盾已经越出一般的经济问题,在 * * 、环保、反恐、文化等诸多方面呈现出很多新的表现形态,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
                       ——摘自中国新浪网2010年6月20日

材料3


联合国2008年度“南南合作日”系列活动于2008年12月16—19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来自发展中国家、七十七国集团、JECA、OCED等国际组织的100多人出席会议。与以往相比,此次活动有几个不同特点:
(1)活动着重强调了南南合作的解决办法。与以往挖问题,找毛病,批评南南合作不同,活动试图展示南南合作成绩,鼓励各国就有关成功作法进行交流等,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南南合作参与者的信心。
(2)联合国系统内对本次会议较为重视,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大 *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干事、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委员会 * * 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潘基文也为本次活动专门致信,表达了其对南南合作的肯定和期待。大家一致认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式下,南方发展中国家更应加强友爱团结,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3)七十七国集团高调出席会议,并积极发言。七十七国集团强调,南南合作只是南方发展中国家表达友爱的一种方式,与南北合作有着本质的不同,南南合作是南北合作的有益补充,但不能代替南北合作。七十七国集团还强调,要求发达国家继续承担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继续增加官方发展援助,支持南南合作等。这与与会的OECD代表一些观点截然不同,代表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立场。
(4)拉美国家参加人员较多。本次会议较以往较为突出的是,拉美国家参会人员较多,并就如何加强南南合作有效性等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
(5)会议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以BBC为代表的部分舆论,还向中国、印度等发难,代表了国际社会部分不和谐的声音。
总之,南南合作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加上联合国系统内对本次会议较为重视,活动举办较为顺利。但由于南南合作长期以来,缺乏资金和有效宣传,本次活动依然未能有效动员各国参加。部分分会参会人数较少,参会人员级别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议效果,应该说是一个缺憾。
                  ——摘自中国南南合作网,2008年12月29日

材料4


“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善用政策的重要性。很多自贸区优惠政策都等着我们去充分挖掘和利用,这样必然能形成一个双赢的结果。”菲律宾贸工部国际展览中心执行总裁隆德丝·麦迪琳说。
7月13日,东盟秘书处及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经贸主管部门的官员齐聚南宁,参加为期20天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研修班。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都将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研修班为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将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说。
曾有人认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像欧盟这样“强强联合”的“北北合作”和北关自由贸易区这样“强弱互补”的“南北合作”,都有出现的理由。但几乎等同于“弱弱联手”的“南南合作”,鲜见成功。专家指出,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经济都处在快速发展中,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有望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树立“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摘自新浪新闻中心,《“南南合作”新典范:中国东盟自贸区催生新商机》2010年7月26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3分析南南合作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