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E-R方法的三要素是______。

A.实体、属性、实体集

B.实体、码、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

D.实体、域、码

答案

参考答案:C

材料题

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社会CIVILSOCIETY是外来语,它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反抗国家权力,寻求独立于政府的经济自由和公民自由空间的取向,它由市场经济、自愿组织和司法机构组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收到外来力量的冲击开始发生变化,辛亥革命蕴育了新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到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民间社会活跃程度达到鼎盛,各种民间组织层出不穷。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西方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公益组织尤其是公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立法保护工人有权与雇主谈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社会政治环境的较为宽裕,美国的社会团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材料四 《国际组织年鉴》统计,全球民间组织的数量从1956年的985个增加到1985年的14000个,进而到2003年的21000个。

(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欧洲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问的关系,英法资产阶级反抗国家权力的尝试和结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两方民间组织相比,近代中国民间组织产生的背景有什么不同?指出它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角度分析当时社会团体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全球范围民间组织迅猛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选自《宋明臣言行录))

注: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③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重:兼有两种(事物)。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的词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余  假:______________

②由参知政事守邓州 谪:______________

②录毕,送之    走:______________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