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本班同学申请银行助学贷款的情况,
甲:“我们班所有同学都已申请了银行助学贷款。”
乙:“如果班长申请了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有申请。”
丙:“班长申请了贷款。”
丁:“我们班有人没有申请贷款。”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

A.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B.乙说假话,班长没申请
C.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申请了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和丁的话相矛盾,因此二人中必有一人说假话。假设丁说假话,则甲、乙、丙都说真话,此时甲与乙的话又相矛盾,因此排除丁说假话。故选A。

论述题

(16分)材料一: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3年第10天起,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今后出现“十面‘霾’伏”的状况。(8分)

材料二:当年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后,环境恶化,从而被称为“雾都”。1952年12月,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蓄积在大雾中,导致两个月内一万二千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更多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乃至癌症。

这让古板的英国人痛下决心,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关闭城内污染企业、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建有大型环形绿地……。英国人用30年的时间治理环境污染,走出一条与城市经济社会和地理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治理之路。

(2)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借鉴英国经验,治理环境污染。(8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