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5分)自t = 0时刻起,质点A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t =10s时,距A质点10m处的B质点开始振动。

求:① 该波的波速大小v;

② 该波的波长λ。

答案

①1m/s   ② 4m  

题目分析:①由题,该波在t=10s内波传播的距离为s=10m,则

波速v == m/s =1m/s (3分)

② 波长λ =" Tv" = 4m    (2分)

材料分析题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 * * 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 * *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农村为重点、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为目标,加大对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的投入力度;同时扶持网络游戏、数字电影等新兴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迅速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图表1、2各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阐述国家在文化领域加大财政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上是如何有所作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小字典,大文化”——历时7年的《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完成。

(3)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新版《新华字典》的修订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了文化为民的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第11版《新华字典》于2011年7月4日首次实现全球同步上市。《新华字典》与共和国同行进,近60年来发行了4亿多册,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为中 * * 的文化普及立下了汗马之功,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修订第11版《新华字典》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述题

材料一 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大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要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重申文化强国战略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材料二 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社会的个别行为和少数现象。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也不可超之过急。近来,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而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教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他们的行为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10分)

(2)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