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水的污染.某城镇生产、生活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河流中A、B、C三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项目

地点

ABC
pH645
1L水中溶解的氧气0.011g0.007g0.003g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少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要选用一种廉价的物质进行处理,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C处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______、P两种元素含量过高.

(3)你认为在A、B、C三处中,最适合作自来水厂取水点的是______.

答案

(1)要减少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就要选用碱性物质,最廉价的碱是氢氧化钙.

(2)鱼虾绝迹是因水的污染,水污染是因水中营养物质过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草疯长,致使水中缺氧,生物死亡,致使水草生长旺盛的营养元素主要是氮和磷.

(3)由表可知,A处溶氧量最大,说明水污染程度最小,所以应从A处取水.

故答案为:(1)Ca(OH)2;(2)N(或氮);(3)A.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文中加粗词语“丰富”“大度”是反语,“丰富”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大度”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

2.画线的“中国也不是”,意即中国也不是___________。

3.下面四句话在文中运用比喻的一句是(     )

A.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

B.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

C.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D.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

4.第一段文字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

D.因果论证

5.对第一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批判“送去主义”者自诩“丰富”“大度”的愚昧。

B.揭露帝国主义者掠夺中国资源的罪行。

C.说明中国煤炭资源即使丰富,也会有开采完的一天,所以不能一味送去。

D.揭露“送去主义”自欺欺人所造成的祸国殃民的严重危害。

6.第二自然段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企图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是有目的、有企图的,“抛给”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

D.“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7.第三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其理由是(     )

A.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文提出“拿来主义”。

B.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一段再次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前文揭批了“抛给”的实质和后果,下一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具体做法。

D.前文分析了“抛来”与“抛给”的区别,后文提倡“拿来主义”。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