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因全家外出打工,将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包”给乙种。该村水力资源甚为丰富,使得私人企业家丙想到该村投资兴建水库,因修建水库而需要建一条公路以运送材料,于是丙委托村里的几个干部“征收”一部分土地,甲的A块土地就在被“征收”的范围之内。在向乙仅支付了很低的补偿费后,甲的土地的一部分就被用于修建公路了,但还有一部分没用上,村长的弟弟丁就在上边种上了蔬菜。甲回家过年时,发现自己的A块土地已经被征收了,没用作道路的部分也被丁占了。此外,甲包给乙种的B块土地,被因修公路而堆砌的泥土填没,也没法耕种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甲与乙之间形成转包关系,土地征收的补偿费应该归乙所有
B.村委会对A块土地的征收是合法的
C.丁有权在A块土地上种植蔬菜
D.甲可以就B块土地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并赔偿损失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需要经过发包方的同意,本案并未经过发包方的同意,因此甲乙之间不是转包关系,甲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即便构成征收,补偿费也应当归甲。《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本题中修建公路是为了私人企业家“修建水库”“运送材料”,不属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村长的征收行为是非法的。丁对A地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无权在上面种植蔬菜。

简答题

(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 * * ,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问题:(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各起怎样的作用?(6分)

(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出两则材料又运用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试指出来。(3分)

(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3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