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情形中,构成倒卖文物罪的有哪些

A.张某多次倒卖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共 10余件,获利10多余万元

B.李某因好逸恶劳,坐吃山空,将祖传的100余件书画卖给收藏家刘某,案发经鉴定其中有20余件书画系国家禁止买卖的一、二级珍贵文物

C.常某纠集数人在某夜掘开某帝王陵墓,盗走珍贵文物200余件,悉数卖于境外文物贩子

D.文物贩子朱某为牟取暴利,大量复制珍贵文物,以高价出售,获利50余万元

答案

参考答案:A,B

解析:根据《刑法》第326条的规定,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据此应选 AB项。C项构成盗窃罪与倒卖文物罪的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犯,应择一重罪论处,因盗窃文物的盗窃罪处刑重于倒卖文物罪,故以盗窃罪论处;D项构成诈骗罪。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1

任何一种所谓的 * * 都没有超出利己的人,即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即没有超出作为退居于自身,退居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和自己的私人任意,与共同体分隔开来的个体的人。在这些权利中,人绝不是类存在物,相反,类生活本身,即社会显现为诸个体的外部框架,显现为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把他们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自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的财产和他们的利己的人身的保护。

——参见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

材料2

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 * * 总是操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利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限制,不管是不是民主共和国,反正都是一样,而且共和国愈民主,资本主义的这种统治就愈厉害,愈无耻。

——参见列宁:《论国家》

材料3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应当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