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最早发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cell”的学者是()

A.R.Hook

B.A.Leeuwenhook

C.R.Brown

D.W.Flemming

E.C.Darwin

答案

参考答案:A

开放性试题

汕头市某校九年(1)班在开展“保护母亲河”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包括你在内的时事报道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报刊、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

背景材料一:2012年3月22日,广东省环保厅公布的《2011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指出广东省境内的江河中,粤东诸河水质较差,三成为重度污染的劣Ⅴ类。潮汕平原三大母亲河中,“韩江的水质还行,榕江一些河段也很差,练江则完全废了。”中山大学教授彭少麟对家乡河流污染痛心疾首……

背景材料二:练江是粤东河流被污染的“典型”,谁也没有想到,这条粤东百姓的“母亲河”,短短十几年间已变成一条不忍卒目的黑江。谁在荼毒母亲河?《羊城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上,由于自然原因,练江源头已经断源;练江普宁段干流总长29.8公里,河域内人口达到175万,是全省人口平均密度的6倍,汕头潮南区、潮阳区练江流域人口超过200万,每天大量的生活废水几乎都直接排入练江;沿练江而上,两岸工厂鳞次栉比。事实上,从上游的普宁到下游的潮南、潮阳,几乎沿岸每个市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这些产业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活力,但却对环境破坏巨大,海门湾练江出海口附近海域为中度污染,2010年练江径流携带入海的化学需氧量、油类、重金属和珅等的主要污染物的总量约为9.4万吨;据省有关部门估计,整理好练江要花2000亿元,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练江流域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从1997年,广东省及练江流域的当地政府,都曾提出多个整治练江的规划和目标,无一如期实现……

(1)【探究分析】

时事探究小组所获得的信息反映粤东地区在发展中面临哪方面的严峻形势?(1分)请结合练江调查情况,谈谈出现这一严峻形势的原因有哪些?(3分)

(2)【献计献策】

从政府的层面上谈谈我们怎样才能如期实现整治练江的目标?(6分)

(3)【感悟践行】

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作为潮汕子民,我们青少年能为保护母亲河做点什么?(3分)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安科公司是一家专门经营进口医疗用品的公司,2001年该公司经营的产品有26个品种,共有69个客户购买其产品,年营业额为5800万元人民币。对于安科公司这样的贸易公司而言,因为进口产品交货期较长,库存占用资金大,因此,库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安科公司按销售额韵大小,将其经营的26个产品排序,划分为AB(:三类。排序在前3位的产品占到总销售额的97%,因此把它们归为A类产品;第4~7种产品每种产品的销售额在O.1%~O.5%之间,把它们归为B类,其余的19种产品(共占销售额的1%),将其归为C类。对于A类的3种产品,安科公司实行了连续性检查策略,每天检查库存情况,随时掌握准确的库存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经常量和安全库存量,通过与国外供应商的协商,并且对运输时间做了认真的分析,算出了该类产品的订货前置期为2个月(也就是从下订单到货物从安科公司的仓库发运出去,需要2个月的时间)。即如果预测在6月份销售的产品,应该在4月1日下订单给供货商,才能保证在6月1日可以出库。其订单的流程见下表。

由于该公司的产品每个月的销售量不稳定,因此,每次订货的数量就不同,要按照实际的预测数量进行订货。为了预防预测的不准确和工厂交货的不准确,还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下一个月预测销售数量的1/3。该公司对该类产品实行连续检查的库存管理,即每天对库存进行检查,一旦手中实际的存货数量加上在途的产品数量等于下两个月的销售预测数量加上安全库存时,就下订单订货,订货数量为第三个月的预测数量。因其实际的销售量可能大于或小于预测值,所以,每次订货的间隔时间也不相同。这样进行管理后,这三种A类产品库存的状况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对于货值高的A类产品应采用连续检查的库存管理方法。对于B类产品的库存管理,该公司采用周期性检查策略。每个月检查库存并订货一次,目标是每月检查时应有以后两个月的销售数量在库里(其中一个月的用量视为安全库存),另外在途中还有一个月的预测量。每月订货时,再根据当时剩余的实际库存数量,决定需订货的数量。这样就会使B类产品的库存周转率低于A类。对于C类产品,该公司采用了定量订货的方式。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得到产品的半年销售量为该产品的最高库存量,并将其两个月的销售量作为最低库存。一旦库存达到最低库存时,就订货,将其补充到最高库存量,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更省时间,但库存周转率更低。该公司实行了产品库存的ABC管理以后,虽然A类产品占用了最多的时间、精力进行管理,但得到了满意的库存周转率。而B类和C类产品,虽然库存的周转率较慢,但相对于其很低的资金占用和很少的人力支出来说,这种管理也是个好方法。在对产品进行ABC分类以后,该公司又对其客户按照购买量进行了分类。发现在69个客户中,前5位的客户购买量约占全部购买量的75%,将这5个客户定为A类客户;到第25位客户时,其购买量已达到95%。因此,把6~25位的客户归为B类,其他的26~69位客户归为C类。对于A类客户,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一直保持与他们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库存状况;对于B类客户,基本上可以用历史购买记录做出他们的需求预测作为订货的依据;而对于C类客户有的是新客户,有的一年也只购买一次,因此,只在每次订货数量上多加一些,或者用安全库存进行调节。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库存周转率,同时也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尤其是A类客户对此非常满意。

这种分类方式的优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