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思想与艺术的关系?

答案

参考答案:

思想是灵魂,是智慧,是艺术作品强大生命力的源泉,是人类超越自身、把握世界的武器。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人类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和创造客观世界。美的意识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长期的劳动以及劳动方式、劳动工具的不断进步,人类诞生了美的意识并不断进化,同时诞生了艺术并在艺术家的推动下不断地成熟。艺术作品的创作依赖于艺术家对于世界的艺术的把握。

艺术作品没有思想就是一副空壳,一具僵尸。艺术作品的魅力,本质上是思想光辉的闪耀,是心灵智慧的展现,是人类情感的吐露。

老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艺术的最初最原始的需要,就是要把精神产生出来的一个观念或思想体现于他的作品,正如人运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使旁人能理解。”

罗丹说:“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应该把自然的真全个表现出来,不仅是外在的真,而且也要——尤其要内在的真。”“实际上,一切都是思想,故人的外形与姿态,必然的暗示他心魄的情绪。肉体永远是传达精神的。肉体者,躯壳耳。故在识者的眼中,裸体最富意义。在庄严的轮廓的节奏中,一个大雕刻家,一个菲狄阿斯,能辩出为神的智慧所播满宇宙的澄明与谐和,一个简单的半身像,平静,均衡,充满着康健与喜悦,能令他想到主宰全世界的威权与理智。一幅美的风景,其动人处并不只是在它呈现的舒适的感觉,而尤其在它隐示的思想上。线条与色彩,其本身并不足以感人,只是藉以寄托深远的意义,方能震撼我们的心魄。„„„你只要看艺术上的杰作,它们的美都是尤于艺者自以为在宇宙中探到的神秘及思想之美。”

任何艺术作品之所以能震撼人的灵魂是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这精神即是思想品格,是“艺人在宇宙中探到的神秘”。罗丹十分鲜明地强调了真理、思想、情感等内在精神因素在整个艺术作品中的主宰地位。我们说思想性在作品中的实现,就是要讲究立意。古人云:“立意要高古浑厚,有气概,要沉箸。忌卑弱浅陋。”“命意贵远。”“命意贵新。”为了提高立意的品位,艺术家无不注重开拓自己的胸襟,吐纳山川精英,品察巨澜沧海,统观浩瀚史籍,驰骋疮痍之地,驱逐卑琐心绪,屑小目光。一个艺术家其思想力的高下,直接影响了其艺术品的高下。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值得注意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较新提法出现在《建议》全文中。《建议》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预示着,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大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更多穷人将分享到改革果实”。分析人士说,让最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弥合贫富和城乡差距,避免出现穷人依旧贫穷甚至更穷,富人则更富的不利局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也关注过贫富差距问题,也试图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北宋王安石变法就已经有过这方面的尝试,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彼富宝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谷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

——《宋会要辑稿·良贷》

材料二: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才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自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资以保其生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材料三:变法前,王安石提出“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法。

材料四: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 * * 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

祸首。                                                       ——《廿二史札记》

(1)材料一是什么法令?(2分)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达到了怎样的效果?(2分)

(2)材料二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2分)而当时实际原因又是什么?(2分)

(3)王安石变法中,体现其材料三的理财方针而采取的措施还有(     )(2分)

①市易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农田水利法;⑤保甲法;⑥将兵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4)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2分)

A、国家与官僚地主阶级的矛盾       B、官僚地主与中小地主的矛盾

C、农民与国家的矛盾               D、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5)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评论材料四的观点。(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