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是()性、()性、()性、()性。

答案

参考答案:选择、快速、灵活、可靠

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日光下(清澈)

  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

B.俶尔远逝(忽然)

  往来翕忽(轻快敏捷)

C.其岸势犬牙差互(互相交错)

  悄怆幽邃(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

D.怀民亦未(睡觉)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2.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三个选段依次写了潭鱼、潭源(小溪)、潭境,作者的心情也由“乐”转而为“凄”“寒”。

B.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如乙文借积水、树影的联想从侧面表现了月光的澄澈和空灵。

C.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谪的时期,两位作者均寄情山水以排遣心中的苦闷,例如面对清幽美丽的小石潭,柳宗元的“乐”却是短暂的。

D.乙文中的“闲人”是文眼,一语双关,既指有闲情逸致的人,也指虽有远大抱负却壮志难酬的人。作者以“闲人”自解,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3.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划线的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