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运动疗法根据根据能源消耗分为()。

A.随意运动

B.放松运动

C.助力运动

D.力量运动

E.耐力运动

答案

参考答案:B, D, E

问答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1999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伟人”活动,评选结果是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后来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名候选人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马克思。说明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千年伟人”。
从1995年到1998年,千人以上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会议开过四次。2000年世纪之交,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在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题为“全球化与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在纽约还举行了2400人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世界其他地区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法国《世界报》用“回归马克思”的题目来形容并点评这种热潮。法国《人道报》在报道1998年巴黎国际大会时有这样的文字: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 * * 党宣言》的乐章,而这次会议将“再次让历史沸腾起来”,“《宣言》对2l世纪仍将发生重要影响”。
          ——靳辉明:《千年伟人马克思》,《参考信息》,2002年4月30日
材料2
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并非亿万富翁,他一生穷困,连爱子夭折都无钱安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逝世时惊动了整个欧洲,不少报刊发表评论和文章对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组织对他表示哀悼。在相隔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在英国,马克思名列公选的千年伟人之首。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表示哀怜的思想家并不少,唯有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真正用科学理论揭示他们的处境和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的。这个真理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为什么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所研究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某一阶段。因此,它的结论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正因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要求,所以它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芒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前途光明。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请回答:

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蜗牛的眼睛

  书上说蜗牛是有眼睛的,它不只是靠触角来识别方向还靠眼睛。但蜗牛的眼睛在哪儿?我怎么看不见它呢?
  于是我提了几只蜗牛,放进玻璃缸里,扔下几片白菜叶,想看清楚蜗牛的眼睛到底在哪儿。
  第一个探索目标是蜗牛的上身,我想蜗牛的眼睛应该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嘴巴周围吧,我躲在柜子边偷偷观察玻璃缸中“熟睡”的蜗牛。不久,一只大一些的蜗牛从“门口”探出头来,头上的两只触角也伸了出来。只见它慢吞吞地爬到菜叶上,又慢吞吞地找到嫩叶,然后才慢吞吞地吃起来。它吃得津津有味,我悄悄地直起身,用放大镜对着它看,朝嘴巴那儿看。也许是它嘴巴太小了,几乎看不出在咀嚼。但放大镜中的蜗牛嘴巴周围,除了细小的条纹外,没什么像眼睛的。
  第一个探索目标——失败!
  我的第二个探索目标是蜗牛的触角,因为它吃叶子的时候,都要先用触角碰一碰。
  又有一只蜗牛“醒”了,我正好验证一下,是不是每只蜗牛吃食物都用触角碰一碰。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只蜗牛爬到菜叶上后,也伸长触角碰了碰,我使用放大镜对着它的触角看。只见触角的顶端有两颗圆圆的眼睛——跟其他动物一样,眼白中间有一个黑圆点。我又反复地对其他蜗牛作了观察,结果都一样。
  第二个探索目标——成功!
  真高兴,我发现了蜗牛的眼睛,在触角的顶端。
1.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对与错。
(1)蜗牛的跟睛长在嘴巴周围。(  )
(2)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  )
(3)我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的。(  )
(4)我只观察了“醒”了的那只蜗牛,就确定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  )
2.读句子,体会加粗词语的意思。
(1)不久,一只大一些的蜗牛从“门口”探出头来,头上的两只触角也伸了出来。
“门口”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只见它慢吞吞地爬到菜叶上,又慢吞吞地找到嫩叶,然后才慢吞吞地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表。
探索过程观察对象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结果
(成功或失败)
得出结论
第一个探索目标
第二个探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