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着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2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X,同时生成2mol Z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1)由图象可以看出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之比呈正比,

则有Y:X:Z=(1.0mol-0.9mol):(1.0mol-0.7mol):0.2mol=1:3: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 

 2Z,故答案为:3X+Y 

 2Z;

(2)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c
△t
=
0.2mol
2L
2min
=0.05 mol.L-1.min-1,故答案为:0.05 mol.L-1.min-1

(3)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反应起始时的物质的量和平衡时转化的程度有关,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无论反应是否平衡,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X,同时生成2molZ,故C错误;

D.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无论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E.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正确.

故答案为:B、E.

单项选择题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是访问数据库并可能更新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要求数据库系统维护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针对事务的这4种特性,考虑以下的架构设计场景: 假设在某一个时刻只有一个活动的事务,为了保证事务的原于性,对于要执行写操作的数据项,数据库系统在磁盘上维护数据库的一个副本,所有的写操作都在数据库副本上执行,而保持原始数据库不变,如果在任一时刻操作不得不中止,系统仅需要删除副本,原数据库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种设计策略称为()。 事务的一致性要求在没有其他事务并发执行的情况下,事务的执行应该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机制保证单个事务的一致性。 事务的隔离性保证操作并发执行后的系统状态与这些操作以某种次序J顿序执行(即可串行化执行)后的状态是等价的。两阶段锁协议是实现隔离性的常见方案,该协议()。 持久性保证一旦事务完成,该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所有更新都是永久的,如果事务完成后系统出现故障,则需要通过恢复机制保证事务的持久性。假设在日志中记录所有对数据库的修改操作,将一个事务的所有写操作延迟到事务提交后才执行,则在日志中(),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如果某个事务已经开始,但没有提交,则该事务应该()。

两阶段锁协议是实现隔离性的常见方案,该协议()。

A.能够保证事务的可串行化执行,可能发生死锁

B.不能保证事务的可串行化执行,不会发生死锁

C.不能保证事务的可串行化执行,可能发生死锁

D.能够保证事务的可串行化执行,不会发生死锁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