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2月,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未成年庭成立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过去的五年中,沈阳市两级法院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一审案件3560件,涉案5434人。其中,大多数涉案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约占总人数的74.42%。文化程度低、无职业、外来人员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群体。

材料二 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道德教育方法之一的经典诵读,是近几年来才逐步兴起的新事物。

在大连中小学,一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国学热”正在悄然兴起,经典诵读活动纷纷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这次活动的特点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选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经典诵读内容,引导中小学生感受和领悟中 * * 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厚重的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

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的知识说明提高未成年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6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推出“经典诵读”活动的文化意义。(6分)

(3)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经典诵读进课堂”所产生的问题。(6分)

答案

(1)①材料一中大多数涉案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低反映了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表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尤为重要。(3分)②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抵御不良影响,预防违法犯罪。(3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中小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分)②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形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2分)

(3)①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去除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3分)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的继承,促进传统文化和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分)

题目分析:(1)此问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注意材料中大多数涉案的未成年人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因此从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上,应当加强对他们的知识文化教育,因为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以及阐述一下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即可。

(2)注意题中问的是文化意义,即为什么要推出“经典诵读”。作答本题时主要从三个方面组织答案,一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二是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三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分别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3)“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是传统文化,对于“经典诵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流入学校,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主要应当从两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