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答案

参考答案:

财政配置资源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实现的。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公用建筑和国防工程之类的属于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财政拨款应视为这种工程的成本,力求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工程的高质量,甚至作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税收,也存在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对比问题。我国近年来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税收征管等,都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举措。

单项选择题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去年在南方,终于见识了从小听说的滕王阁。  那天一同登阁的朋友中,有老书家某先生。眼望秋水长天,大家心情舒畅,我随口向老先生求教,从纸到墨,听他讲文房四宝的奥妙。  滕王阁已翻盖一新,阁中层层店铺林立。看见摆的镇纸光色新鲜,盘算是否也买一对。如今作家少文,个个的字都如鸡飞狗趴。我也一样,偶尔写字,怨笔赖墨,而且只有一把英吉沙匕首压纸。足踏着滕王阁的地板,心里寻思,这镇纸只卖十多块,不能说好,但是有落霞孤鹜的字儿,带回一对也算个纪念。  老先生却摇头,以为粗瓷生铜,不值一顾。他说江西书家的案上,没有这种次货,也不使菜刀压纸。镇纸多用檀木自制。我说我的字哪里要什么镇纸,砖头石头,有一块足矣。老先生沉吟半晌,说,我给你做一对吧。  囊匣装着的镇纸被捎来北京时,我正在读一个小说。  急忙掀开囊匣盖子,只见一双白润的檀木,静静躺在紫红的绒布里。真是性灵南国,书 法家还做细木工!抚着满掌光洁,脑中现出柔润檀木划过宣纸的感觉。  怀着一丝谢意,握着镇纸继续读。小说的主人公,正迎面着他第二次的被捕。小说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历历细微的,满篇都是他在“ * * ”时的苦难遭遇。我用白檀木唰地一划,翻过下一页。  这篇小说,其实是因了我的怂恿,朋友才勉强写了出来。他是个内向的家伙,文字轻描 淡写,但骨子透出凄凉。压力和逆旅,使我们都敏感了,读着我想。  檀木握久了以后,光滑中沁出了一种冰凉。我想快些翻完这篇小说,好给江西的老前辈回信。可是故事却正在有趣处,不由我不先读完。警察监视他的房东,审讯他的女友,他把头上的一张大网,写得纲举目张。  一瞬间我意识到手中的镇纸。掂了一掂,觉得挺沉。确实,檀木决非杨柳杂属,不显形骸,不露纹理。这么一想再掂掂手里小说,突然感觉我辈的感情娇嫩。不是么,以前我的那些劳什子,不更是又嫩又酸么。  丢开小说,摩挲着檀木镇纸,心里不禁佩服。世间最不外露的,怕就是这光洁之物了。其实当初斧子劈锛子凿,它的内里该都是坑疤。人也一样,每逢出事,当事人处当时,都要让肉长的心迎着刀刃,哪怕它伤痕累累。  囊匣下面,覆着一条墨纸,我取出来一看,原来是老者的题字:  直木顶千斤 江西民谚  趁着一时感悟,我提笔兑墨,用这一对白檀木压住纸边。想了半天,编了两句,哪管字迹蠢劣,与江西老者唱和了一张:  生若直木,不语斧凿  我想,事物都大致雷同,无论一茎枯草,一头弱牛。政治的伤害比起永恒的大自然和长流的历史,比起存活下来的民众,是那么渺小。除了我们,被笔墨染了一身毛病的人,大家都不去炫耀自家伤痕。而且,大都是心广意宽,如打磨光滑的檀木镇纸,像穿了新衣裳的农民,干净漂亮地活下来。 (选自《张承志散文选生若直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老者把维吾尔名品英吉沙匕首压纸说成是菜刀压纸,语带幽默和嘲讽

B.檀木镇纸的光洁柔润来自于当初斧劈锛凿的坑疤去除

C.老者赠送作者檀木镇纸,寄托着对其为人为文的热切期待

D.檀木镇纸具有表面白润光洁实则深沉正直的矛盾品格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