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15--2月3日,某区卫生防疫站陆续接到本区数所学校报告,学生中陆续发现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纳差、全身不适、乏力,部分人巩膜黄染的病例86例,该区自1997年1月1日起供餐公司开始向学校供应午餐,派你去调查处理这起疫情。
试题:
1、这起疫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2、本次疫情主要调查哪些内容(主要项目)?
3、如何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
4、为控制这次疫情,你选择哪些控制措施?
5、如何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
参考答案:
1、证实疫情诊断、确诊是否暴发、描述疾病的分布和特征,找出暴发疫情特异病因或病原,查明病因来源,传播方式、途径,查明暴露的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最终扑灭疫情。
2、1)、核实诊断(临床、化验、流行病学);
2)、对疫情作全面考察,对发病数量、流行特征、原因初步描述;
3)、证实暴发,了解疾病分布,计算疾病的罹患率;
4)、提出初步假设,并验证假设;
5)、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3、收集的资料初步分析: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证实暴发、推算、暴露日期、流行因素分析、暴露与非暴露发病率及联系程度比较。
4、预防控制措施:1、供餐公司在未查清前应停止供餐,对其人员进行体检,加强卫生监督;2、开展卫生宣教(对象:学生、家长、学校方面、送餐公司等);3、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4、疫源地处理(病家、学校):随时及终末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搞好食品卫生、个人卫生;
5、学生中接种甲肝疫苗(注意接种对象);6、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续发。。
6、效果评价:发病是否得到控制(一个最长潜伏期内无新病例出现,并注意区别是疾病自然下降,还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后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