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试述袁世凯时期大总统令的副署制度。

答案

参考答案:

副署,是民国初期沿袭古代的一项重要的文书工作制度。民国时期的副署制度溯源于《临时约法》之规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约束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 * * 和各部总长都是国务员)。剐署方属有效。建立副署制度的初衷,是作为责任内阁制的保障。袁世凯既达到将内阁变成一己御用工具之目的,遂保留徒具其形副署制度。1912年的《公文程式令》规定:大总统令的生效手续有二:

(1)。“由大总统盖印”。

(2)。副署。“国务 * * 记入年月日副署之,或与其他国务员或主管国务员副署之。”其形式有三种。即:由国务 * * 副署,由国务 * * 与其他国务员(即各部总长)。一起副署,由国务 * * 与主管部总长一起副署。1914年《大总统公文程式令》规定:“策令、申令、告令、批令,盖用大总统印,由国务卿副署。”虽然还保留了副署形式,但剥夺了各部总长副署之权。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体西用”思想,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之初,那是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的两句话:“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话说于鸦片战争期间萌发的“师夷之长技”二十年之后。随之,一些留心时务与洋人打交道的官员对此大都有所探讨。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查考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州,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郭嵩焘说:“西洋之入中国,成为中国一大变,其气机甚远得其道而顺用之,亦足为中国之利。” 

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破产,是对“中体西用”宗旨最残酷的批评。经此剧变,没有被硝烟和波涛吞没的官佐长了一智;许多钻研经籍、流连诗文的知识分子,也在救亡图存的呼唤下前进了。如谭嗣同,他痛切地审察政治得失,沉思事变的由来,为了回答“洋务之术尚未精,必变法以图存”的问题,就“道器”、“体用”的关系,他在1895年七八月的《报贝元征书》中发表了深刻的意见,一面从理论上批判了“中体西用”的不当,一面也是从“中体西用”的时效中对如何接受西学,接受什么样的西学进行了检查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评析。

(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