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星状形态

B.随着中心城区扩大,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C.城市地租受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

D.E地与C地相比,E地距市中心近,地租较高小题2:关于该城市新区规划合理的有

A.A地坡度起伏和缓,适合建海滨浴场

B.B地靠近主要公路,建港口的经济腹地广阔

C.C地位于盛行风的垂直郊外,适合建化工区

D.D地位于避风海湾,港阔水深适合建港口

答案

小题1:A C

小题2:A D

题目分析:

小题1:当城市的主要发展轴由3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轴线构成时,就会形成有3个或3个以上的超长伸展轴的星状地域形态。A选项叙述涉及选学内容,超出大纲要求范围,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做题。随着中心城区的扩大,地铁、轻轨会成为人们市内交通的主要方式,而铁路是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B选项把铁路等同于地铁、轻轨,所以是错误的。城市地租不仅与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有关,还与交通通达度有关。读图可知E点的地租低于C点,这是因为C点虽然距离市中心较远,但因位于交通干线上,交通较为便利,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小题2:A地等深线比较稀疏,沿海坡度平缓,适宜建设海滨浴场;B地等深线稀疏,海水较浅,不利于建设港口;C地虽位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但位于城区河流的上游,容易产生水污染,不适合建化工区;D地等深线密集,海水比较深,适宜港口建设。

综合题

(12分)国家结构与民族问题是政治中的重大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省对于其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整理统御之责;但于各省之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新政府之成立,不必改其历史上传来之组织,如现时各省本皆设一督或一抚以治理之,联邦办法亦复如是。但昔之督抚为君主任命,后此当由民间选举。即以本省人民,自为主人。形式仍旧,而精神改变,则效果不同矣。

——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1911年11月21至23日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当时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制?(4分)

材料二 以下材料选自《中 * * 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二 中国政治经济现状与受压迫的劳苦群众

……至于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不然:这些地方不独在历史上为异种民族久远聚居的区域,而且在经济上与中国本部各省根本不同,因为中国本部的经济生活,已由小农业、手工业渐进于资本主义生产制的幼稚时代,而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还处在游牧的原始状态之中,以这些不同的经济生活的异种民族,而强其统一于中国本部还不能统一的武人政治之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阻碍蒙古等民族自决自治的进步,并且于本部人民没有丝毫利益。

三 中 * * 党的任务及其目前的奋斗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四)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

(五)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主张民族自决自治的原因。材料三中的联邦制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8分)

(3)后来中共的民族政策有何变化?试举两例说明。(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