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国家结构与民族问题是政治中的重大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省对于其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整理统御之责;但于各省之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新政府之成立,不必改其历史上传来之组织,如现时各省本皆设一督或一抚以治理之,联邦办法亦复如是。但昔之督抚为君主任命,后此当由民间选举。即以本省人民,自为主人。形式仍旧,而精神改变,则效果不同矣。

——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1911年11月21至23日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当时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制?(4分)

材料二 以下材料选自《中 * * 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二 中国政治经济现状与受压迫的劳苦群众

……至于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不然:这些地方不独在历史上为异种民族久远聚居的区域,而且在经济上与中国本部各省根本不同,因为中国本部的经济生活,已由小农业、手工业渐进于资本主义生产制的幼稚时代,而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还处在游牧的原始状态之中,以这些不同的经济生活的异种民族,而强其统一于中国本部还不能统一的武人政治之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阻碍蒙古等民族自决自治的进步,并且于本部人民没有丝毫利益。

三 中 * * 党的任务及其目前的奋斗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四)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

(五)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主张民族自决自治的原因。材料三中的联邦制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8分)

(3)后来中共的民族政策有何变化?试举两例说明。(6分)

答案

(1)孙中山认为实行联邦制吸收了美国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之长,有利于建立民主制度;(2分)同时又有利于联合宣布独立各省共同推翻清政府。(2分)

(2)少数民族经济比汉族落后,无法实行汉族地区的政治制度;(1分)实行少数民族自治自决有利于反对军阀统治(1分);中共吸收了苏俄民族政策的理论。(1分)

不同:中共主张只在局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联邦制;美国是全国都实行联邦制。(2分)

(3)中共不再提民族自决自治而主张民族区域自治。(1分)《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1分)先后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1分)(例子合适即可得分)

题目分析:

(1)注意材料时间“1911年11月21至23日间”,此时正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不久,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即以本省人民,自为主人。形式仍旧,而精神改变,则效果不同矣”说明孙中山认为联合宣布独立各省有利于共同推翻清政府,再结合“此新政府之成立,不必改其历史上传来之组织,如现时各省本皆设一督或一抚以治理之,联邦办法亦复如是”分析。

(2)注意材料信息“这些地方不独在历史上为异种民族久远聚居的区域,而且在经济上与中国本部各省根本不同”“强其统一于中国本部还不能统一的武人政治之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再结合这是中 * * 党成立初期,深受苏俄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 * * 党在民族政策方面不再提民族自决自治而主张民族区域自治。例如《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先后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问答题 论述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