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拿来与送来

林默涵

①近来,很有些人把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拿来,为自己搬进西方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等作辩护。其实,这是对“拿来主义”的误解。

②“拿来”是与“送来”相对称的。自从帝国主义者发现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以后,首先送来的就是鸦片烟,其数量逐年增加,结果不但捞走了大量银两,而且使中国出现了许多面黧肌瘦的“大烟鬼”。这使得清朝政府中一些较有识见的官吏,也担心这样下去,“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不得不起来抵制鸦片输入了。然而,帝国主义者硬是要“送来”,并且用枪炮迫使你非接受不可,这就是有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止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一次香港被占领,第二次圆明园被烧了。

③除了最先送来的英国的鸦片外,接着还“送来”了许多东西: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这就使清醒的人们,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鲁迅先生说:这是因为那些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他提倡“拿来主义”。 

④“拿来”是“要运用脑髓”,根据我们的需要,“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既不是盲目地乱拿,更不是被迫接受人家“送来”的东西。这就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拿来是有辨别,有选择的,他举了一个例子:比方一个穷青年,由于某种原因得到一所大宅子,对宅子里的东西就要区别对待,看见有营养的东西,可以拿来吃掉;看见鸦片当然不必丢进毛厕,可以送到药房去供治病之用,但如果欣欣然地自己也躺下来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就是废物了。

⑤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是极端有害的。在今天,我们更要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四化”建设之用,但不能把资本主义社会没落腐朽的文化思想,也当作奇货搬进来。我们要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沉着,勇敢,有辨别,不自私”,才能从复杂纷繁的外国文化艺术中,汲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这才是真正实行鲁迅所主张的“拿来主义”。

⑥现在,还有没有“送来”的东西呢? 还是有的。比如,淫秽书刊和黄色录相带之类,就是别人极力要“送来”的,其毒害程度不亚于鸦片烟。虽然送来者不敢像过去那样明目张胆,并且强迫你接受了。但若浑浑噩噩,不加以抵制、清除,一任其流入、泛滥,甚至竟然自己伸手去拿,这种人就真真是十足的废物了。

小题1:第①自然段中“搬进西方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等”指的是( )

A.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等种种无用的东西。

B.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等精神鸦片。

C.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想。

D.淫秽书刊和黄色录相带之类的文化遭毒品。小题2:第②自然段中有两个“鸦片战争”,前一个用引号,后一个没有用,这是为什么( )

A.前一个加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B.前一个加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C.前一个加引号表示强调突出;

D.前一个加引号表示讽刺或否定;小题3:用一句话归纳第②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③自然段“就使清醒的人们,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中划线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第④自然段的内容,给“拿来主义”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送来”的祸害之烈

小题4: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送来”各种东西

小题5: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根据需要,有辨别有选择地自己来拿,是为拿来主义。

小题1:题目分析:把这句话放回原文,作者的观点,拿来主义是有鉴别的,而搬进西方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等是对拿来主义的误解。所以这些主义应是指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想。

点评:本题在于引导学生开动脑子,挖出作者的潜台词,重点理解误解一词。这种出题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动脑能力。

小题2:题目分析:前一个属于特定称谓需要加引导来强调一下,已经出现了一次,所以下一个就不用加引号了。

点评:本题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引号的作用,引号的作用主要有7种,1. 表示引用的部分。

2. 表示特定称谓。

3. 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 表示否定和讽刺。

5. 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6. 特殊疑问表示否定。

7.表示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小题3:题目分析:第二自然段通过写鸦片战争来例举送来的危害。

点评:此类题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分析,进行总结概括。初步了解杂文行文特点。

小题4:题目分析:这为代词,承前指,前面提到英国、德国、日本送来的东西。所以答题时只要把这三句话进行概括则可。

点评:本题通过指示代词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什么使人们产生了恐慌,是三国送来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拿来的,慢慢的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思想,引出拿来主义。

小题5:题目分析:第四段开头的一句话就已指出了观点。所以只要适当整合一下则可。

点评:理解重点词语,也就是通过这一词语理解作者的观点。杂文的观点句与议论文相似,有可能在开头,也有可能在结尾,还可能在中间。有些句子需要适当整合一下。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