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图书出版社在2009年7月准备增补以下6个选题:

①《2009年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事记》(配光盘)

③《中俄边界变迁研究》(附地图)

④《现代人体美术作品选》

⑤《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

⑥《古今天象奇观集萃》

选题①的书稿由热力学会主编。理化编辑室主任看过稿件后,认为内容过于专深,本社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知识的正确性,担心难以保证图书质量。于是热力学会建议:由学会约请某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担任该书稿的责任编辑,并由该系两位教授负责完成复审和终审工作,出版社收到定稿作整体设计后就可安排印制,但是出版社没有同意。

选题④的作者交稿时提出:出版社完成审稿和编辑加工后,由作者自行联系印刷厂印制3000册,交出版社样书30册,其余由其自销;作者除承担印制费用外,再交给出版社3万元,但是出版社也没有同意。

出版以上选题的图书,出版社应分别办理哪些手续?

答案

参考答案:

(1)选题②、③、⑤应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2)选题②需附光盘,应向出版行政部门申请《电子出版物复制委托书》。(3)这6个选题均需向省级新闻出版局补报选题计划。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14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 * * 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称砰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6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1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2分)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