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图中可动的游标尺上总共是20个小格,则此游标卡尺的精度为______mm,游标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度是______mm,读数为______cm.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自由落体中的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

s2-s1
T2
g2=
s3-s2
T2
…,g5=
s6-s5
T2
取平均值g=8.667m/s2

方法B:由g1=

s4-s1
3T2
g2=
s5-s2
3T2
g3=
s6-s3
3T2
取平均值g=8.673m/s2

①从实验装置看,该同学所用的是电压为220V的______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

②从数据处理的A、B两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

③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试举出两条).

答案

(1)游标尺上总共是20个小格长19mm,每一格0.95mm,与主尺上的一格相差0.05mm,所以精确度为0.05mm.主尺读数为42mm,游标读数为0.05×9mm=0.45mm,所以最终读数为42.45mm=4.245cm.

故答案为:(1)0.05;  0.95;    4.245

(2)①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操作步骤中应是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②方法A中,求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正好S2、S3、S4、S5相约掉,因此S1、S6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而方法B中,求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是后三段减前三段,故S1、S2、S3、S4、S5、S6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B方案较合理,因为长度越长测量越接近准确值,而B方案中是用后三段减去前三段的.

③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长度测量产生误差

故答案为:①交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②S1、S6; S1、S2、S3、S4、S5、S6;B更合理;偶然.

③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 S1、S2、S3、S4、S5、S6长度测量.

解答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