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7分)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作出了许多重大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划时代的社会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层或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张,如孔子的“德政”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新民生主义把“平均地权”发展为“耕者有其田”思想。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而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

——马执斌《历史(必修三)教学参考》

材料三:随着农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贫富差距开始拉大,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地主阶级的长期残酷剥削压迫,中国个体农民处于极端贫困之中,家底薄弱,缺乏发生生产的物质条件,遇到天灾人祸更是难以维持,因此他们要求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互助合作。

——《国史通鉴(第一册)》

(1)材料一中思想家的观点有何突出的共同点?试分析这种共同点产生的社会根源(4分)。

(2)据材料二,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的基本关注点是什么?他的主张对国民大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重大意义。(4分)

答案

(1)共同点:都立足于关注百姓的生存。(2分)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1分)影响:吸引农民参加到革命中来,使国民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2分)

(3)问题:贫富差距拉大,出现新的阶级分化。个体农民缺乏发展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4分)

措施:引导农民从互助组到合作社,逐渐走上集体化道路。(2分)

(4分)意义:增强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避免了贫富分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4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关于表彰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批复


国发[2004]第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东西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 * * 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思,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实践。自1996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东部15个省(市)积极行动,对口帮扶西部11个省(区、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了东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表彰在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推进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国务院决定,授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经济合作处等69个单位“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陈开枝等66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个人”称号。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连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东西扶贫协作再创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
各地区、各部门、各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要以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在以胡 * * 同志为 * * 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促进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4.10.24

最适合作本公文标题的是( )。

A.关于表彰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批复

B.关于表彰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知

C.关于表彰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