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  单位:户

 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
1948年83197116180272
1953年3743550407
----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

材料二   1953年2月,中 * * 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三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

----《中 * * 、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 * * 党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5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是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为什么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3分)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答案

(1)土地改革(2分)

(2)矛盾:小农经济经营分散,与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的和工业原料需求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3分)措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建立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分)

(3)人民公社。(1分)原因: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得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

(4)①合适的经济组织和体制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起阻碍或破坏作用(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方面作出正确回答,亦给分)

②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工业化,中 * * 党积极探索建立合适的农村经济组织和体制。(4分)

单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