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拨款3亿多元及大量黄金、白银等物资,用于西藏寺庙的维修和保护。其中,对布达拉宫的维修,国家拨款5500多万元,历时五年多,是几百年来耗资最多、规模最大的维修工程。这表明[ ]
A.宗教在我国已成为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B.我国政府依法加强对西藏宗教事务的管理
C.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西藏得到了贯彻执行
D.藏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受到国家的尊重、鼓励和保护
答案:C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拨款3亿多元及大量黄金、白银等物资,用于西藏寺庙的维修和保护。其中,对布达拉宫的维修,国家拨款5500多万元,历时五年多,是几百年来耗资最多、规模最大的维修工程。这表明[ ]
A.宗教在我国已成为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B.我国政府依法加强对西藏宗教事务的管理
C.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西藏得到了贯彻执行
D.藏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受到国家的尊重、鼓励和保护
答案:C
该为“我国某区域图”,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 农业部于2003年11月6日发文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
材料三 表2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有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表2:M、N两地不同耕作方法对环境影响
地区 | 土壤水分 | 土壤空气 | 土壤有机质 | 大气悬浮质 | 大气水分 |
M | 23.5% | 16.7% | 3.2% | 3.4% | 34.5% |
N | 6.3% | 25.5% | 0.7% | 14.6% | 18.6% |
M________;N________。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_______”。(6分)
(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材料三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大气中________减少,________增加。(4分)
(4)图中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