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Ⅰ.将由Na、Ba2、Cu2、SO42、Cl组合形成的三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装入下图装置中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进行电解,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右上图(忽略因气体溶解带来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中烧杯中滴加酚酞,   极(填a或b)附近溶液会变红。

(2)写出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电极f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4)若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8g,要使丙烧杯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进行的操作是           

Ⅱ.工业上利用BaSO4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如下:

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以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为原料,对上述工艺流程进行模拟实验。

(1)上述过程中,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S。Na2S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已知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BaSO4(s) +4C(s)4CO(g)+BaS(s) △H1 = +571.2kJ/mol      ①

C(s) +CO2(g)2CO(g)  △H2 = +172.5kJ/mol               ②

则反应BaSO4(s) +2C(s)2CO2(g) + BaS(s) △H3 =     

(3)在高温焙烧重晶石过程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答案

题目分析:Ⅰ在电解时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说明c电极为阴极,则直流电源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由于开始时溶液的PH值甲、丙是7,二者应为强酸强碱盐;乙的PH小于7,为强酸弱碱盐,结合已知条件,含Cu2。(1)随着电解的进行,甲的PH逐渐增大,说明H2O和电解质都发生了反应,甲为氯化物。H+在阴极a电极放电,由于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其附近的OH-浓度增大,所以滴加酚酞a电极附近会变红,Cl-在阳极b放电(2);乙的PH逐渐减小,说明OH-放电,含有含氧酸根离子SO42、乙是CuSO4溶液.乙烧杯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丙在电解过程中PH不变,一直是7,说明丙为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电解的实质是水,丙为Na2SO4溶液.在f极OH-放电,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4)根据电解方程式可知要使丙烧杯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加入两电极的产物反应得到的物质即可,即加入CuO,其质量为10克。

Ⅱ(1)Na2S是强碱弱酸盐, S2-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最终整个溶液中c(OH-)〉c(H+),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

(2)、①-②×2得:该反应方程式,△H3=△H1-2△H2="+571.2" kJ/mol-2×172.5 kJ/mol="+226.2" kJ/mol.

(3)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碳燃烧放热可为反应提供能量,所以要加入过量的炭,并且要不断通入空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