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卢梭出,以为人也者,生而有平等之权,即生而当享自由之福,此天之所以与我,无贵贱一也,于是著《民约论》大倡此义。谓国家之所以成立,乃由人民合群结约,以众力而自保其生命财产者也,各从其意之自由,自定约而自守之,自立法而自遵之,故一切平等。若政府之首领及各种官吏,不过众人之奴仆,而受托以治事者耳。自此说一行,欧洲学界,如平地起一霹雳,如暗界放一光明……《民约论》者,法国大革命之原动力也;法国大革命,十九世纪全世界之原动力也。

——摘自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材料二 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伏尸二十九万,变法三次君权变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城市为墟;至夫路易十六,君后同囚,并上断头之台,盖大地杀戮变乱之祸,未有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大自法肇也。

——摘自康有为《进呈法国革命记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卢梭的主要政治观点。指出材料二中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特点的概括及康有为的政治用意。(9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康梁与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政治体制变革主张上的主要不同点。(6分)

答案

(1)卢梭的政治观点:“天赋 * * ”说和“人民主权”思想。(4分)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曲折性;长期性;暴力性。(3分)

政治用意:期望光绪帝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2分)

(2)不同点:康、梁主张进行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孙中山主张进行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康、梁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孙中山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康、梁主张仿效英、日,孙中山主张仿效美、法。(6分)

题目分析:(1)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 卢梭的观点;从材料二中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历程、 革命的激烈程度等方面归纳特点;从康有为代表 的阶级利益及变法的社会环境等角度说明其政治 用意。(2)不同点可以从康梁与孙中山主张的政治体制、实行方式等方面归纳。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