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33)~(35)题使用如下的“仓库”表和“职工”表:
“仓库”表 仓库号 所在地
WH1 北京
WH2 上海
WH3 广州
WH4 天津
“职工”表 职工号 仓库号 工资
E1WH1 2100
E2WH2 1500
E3WH3 1350
E4WH1 1850
E5WH3 1900
E6WH1 2000
E7WH4 1450
E8WH2 1200
E9WH1 1600

检索在“北京”仓库工作的职工的“职工号”和“工资”字段,正确的命令是( )。

A.SELECT职工号,工资JOIN仓库,职SL;
ON仓库.仓库号=职工.仓库号;
AND仓库.所在地="北京"

B.SELECT职工号,工资FROM仓库,职工;
ON仓库.仓库号=职工.仓库号;
AND仓库.所在地="北京"

C.SELECT职工号,工资FROM仓库,职工;
WHERE仓库.仓库号=职工.仓库号;
AND仓库.所在地="北京"

D.SELECT职工号,工资FROM仓库表,职工表;
WHERE仓库表.仓库号=职工表.仓库号;
OR仓库.所在地="北京"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SQL的简单连接查询中,可以通过FROM短语指定要查找的表,表之间要用逗号隔开,然后通过WHERE短语指定两个表的连接条什,连接字段一般为两表中的公共字段。选项A)用JOIN内联接,但格式错误。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百丈山记

朱  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既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力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早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某年某月某日记。

1.下面的信息都来自原文,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跨过石梁,顺着两崖边走,蜿蜒曲折往上攀登,就可到达山门,有小屋三间,能够容 下数十人。

B.再往北走,攀登数级石梯就进入一个庵庙。庵庙只有老屋数间,老屋低矮简陋、逼仄狭小,不值得一观。只是它的西边阁楼还算得上一处胜景。

C.全文的行踪脉络清晰,从百丈山上行三里左右,顺着石磴往东走,就到了山门;再越过石梁,攀缘两崖而上,就是山涧;再沿这山涧往北走数级石梯就进入庵庙;出了山门之后往东走十几步,就可到达石台处。

D.朱熹认为百丈山最值得一看的胜景有: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和瀑布。他与同行的人们一起为各个景点题写小诗,并将这些小诗相互赠送。

2.翻译文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1)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