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1~6题。

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曰:“彼众吾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对也。虽及胡耈,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①勍(qíng):强劲。②胡耈(gǒu):年老的人。③鼓儳(chàn):未鼓即进攻不成阵势的敌人。儳,阵列不整。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未既——济:渡河。

B.天我也——赞:帮助。

C.不禽二毛——二毛:头发花白的老人。

D.若重伤——爱:爱惜。

2.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又以告

②不以阻隘也

③三军以利用也

④金鼓以声气也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D.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伤股,门官歼焉——门官:宋襄公的亲军侍卫。

B.君子不重伤——重伤: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

C.国人皆咎公——国人:全国的人。

D.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则如:那就不如。

4.下列六句话,分为四组,全是子鱼对战争看法的一组是(     )

①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②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③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④古之为军,不以阻隘也

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⑥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襄公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但是他拘泥仁义之道用军,结果落得大败的下场。

B.宋襄公用军讲究仁义,不杀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获年纪大的敌人,不利用有利时机攻击敌人,虽败犹荣,可称为仁义之师。

C.子鱼是主管全国军政的大司马,他多次劝说宋襄公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时机攻击楚军。

D.宋军大败后,子鱼针对宋襄公的错误论调,进行驳论,说明两军对垒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时机,去取得战争的胜利。

6.翻译古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1)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阻隘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有于二毛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C

4.B

5.B

6.(1)军队应凭借有利时机进行作战,金鼓是用来壮大军队声势和鼓舞士气的,时机有利时用它们(壮军威,鼓士气),敌人受阻时用它们(壮军威,鼓士气)。

(2)不依靠险要之地扼杀敌人。

(3)对头发花白的敌人有什么怜惜的呢?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