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A.棉花、茶叶、黄麻
B.椰子、蕉麻、棉花
C.茶叶、天然橡胶、油棕
D.黄麻、油棕、椰子
答案:A
(24分)
苏格拉底与孔子是同时代的思想家,他有“西方孔子”之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去声,差等),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孔子
材料二;“ 知识即美德,愚昧是万恶之源”。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关于个人修养的角度(4分),结合政治背景分析其局限性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苏格拉底个人修养的途径(2分)。结合史实分析其影响(6分),参考材料一指出这种个人修养途径在18世纪是如何得以完善(2分)?
(3)根据材料归纳出二者思想的异同。(8分)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现在垃圾该放在哪个地方,成为困扰众多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垃圾中转站面临“安家”难、开工难,人人需要却人人喊打的窘局。这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C.矛盾具有斗争性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