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近来,“道德的力量--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在国内网络电视门户之一悠视网上陆续展播。这是目前互联网上最为全面的道德模范视频专题。悠视网负责人表示,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国各行各业都在为全力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道德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知识链接:我们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与平台:如果你正接受“校园不文明行为”评选的问卷调查,请你列举你所在的校园里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至少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题探究:悠视网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事迹”视频展播,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谋划策:在学习道德模范人物的活动中,你打算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2)讲脏话,传看不健康的书籍,随地扔垃圾,打架斗殴等等。

(3)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和形成文明道德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弘扬中 * * 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4)①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 思想、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反对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②认真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③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沙 枣

高尔泰

①一天,在一处新工地上午休,我枕着箩筐望远。望见一棵孤树,忽然眼睛一亮。离得远,看不清。但我相信,那是沙枣。

②沙枣是多年生沙漠植物,大西北常见。暮春开白花,香气浓烈。晚秋枣熟,大小如杏仁,颜色金黄。皮厚核大,中有淀粉,微酸微甜,多食涩口。从前在兰州,曾见村姑用红柳筐子提着沿街叫卖。一碗三四十颗,价一角。戈壁滩或盐碱地上,不长别的树,唯此偶或有之。眼下深秋,枣应已熟。整个下午,我一直在琢磨,怎么得到它

③收工时,日己西沉。我耽误了一下午,排在了队伍的末尾。瞅准没人注意,跳到低处伏下。等队伍走远了,起来猫着腰,向晚霞里那个模糊的小黑点儿跑去。

④碱包松软,一踩一个孔,行进如同跋涉。我虽来了精神,也还是无力跑快,到达时暮色已浓。确实是一棵沙枣。树小,结实无多,但于我已足足有余。我边采边吃边往身上塞,动作很快。从破洞塞进棉衣的夹层,可以装许多,装了就往回跑,边跑边吃。

⑤晚霞正在消失,出现了最初的星星。愈跑愈黑暗,不久就找不到来时脚印了,只能估摸着大致的方向往前走。走着走着,脚下的土地硬起来,时不时还有干枯翻转的泥皮发出碎裂的声响。困惑中,竟然发现,两边都是沙丘。我大吃一惊,站住了。

⑥沙丘不到一人高,坡度一边徐缓一边陡峭,一道一道如同波浪,没入黑暗之中。两道沙丘之间,沙子很薄,地面坚实。这该不是沙漠,是戈壁。落霞红尽处,该是西方。那么沙丘是东西向排列的,径直走该能走通。原以为该往东走,那么顺着走过去就是了。但是,这又分明是不对的。因为出工路上,没看到沙丘。

⑦爬上沙丘,也还是望不得更远。除了天上的星星,没有一丝微光。除了自己的呼吸。没有一点儿声响。只有我一个生物,面对这宇宙洪荒。一阵恐怖袭来,坐下复又站起。下了沙丘,又从陡峭的一面,手脚并用,爬上了另一道沙丘。这毫无必要,因为所有的沙丘,都一样。

⑧须臾月出,大而无光,暗红暗红的。荒原愈见其黑,景色凄厉犷悍。想到一些迷路者死在戈壁沙漠里的故事,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无机世界的强大,想到故乡和亲人,都没来头。但我冷静些了,对自己说,你先别急,咱们来想个办法。我想我迷路应该不远,因为时间很短。但是没了方位,不远也无法可想。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冰凉冰凉。幸而没风。

⑨随着月亮越高越白越小越亮,大地上的光影也越来越清晰。望着望着,发现一条纤细笔直的阴影。就像谁在银蓝色的纸上,用米达尺轻轻地划了一道铅笔线。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排碱沟里起出来的土,一路堆了过来。

⑩我知道,我得救了。

⑪沟渠边人们走出来的那条小路,在月光下发白。我走得很快,边走边吃。知道队伍移动很慢,估计应能赶上。万一赶不上,麻烦就大了,急起来,又跑一阵子。

⑫沙枣含碱,吃多了唇焦舌燥。本来就渴,现在就更难受了。当然沟渠里有水,但那是碱水.喝不得,只有忍着,走走又跑跑。本来就虚弱,平时动一下都吃力,而现在,居然还能跑,跑了那么多。也真是奇了怪了。

⑬新挖的排碱沟中,一发积水映着天光,时而幽暗,时而晶亮,像一根颤动的琴弦,刚劲而柔和。沿着它行进,我像一头孤狼。想到在集体中听任摆布,我早已没了自我,而此刻,居然能自己掌握自己,忽然有一份感动,一种惊奇、一丝幸福的感觉掠过心头。像琴弦上跳出几个音符,一阵叮叮咚咚,复又无迹可求。

⑭拥有了自我,也就拥有了世界。这种与世界的同一,不就是我长期以来一直梦想着的自由吗?

⑮月冷笼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人,在追赶监狱。

(选自高尔泰散文《寻找家园》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年版)

*高尔泰:江苏高淳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曾被打成右派,在甘肃酒泉夹边沟农场接受所谓“劳动改造”,期间目睹了大批知识分子的非正常死亡,他自己也差点被饿死。 * * 期间又被打倒,平反后曾在兰州教书。现定居美国。《寻找家园》是高尔泰先生纪实性回忆散文,本文选自其中的散文《沙枣》第三节,原文照录,是作者在夹边沟农场劳改时期的生活片段写真。

小题1:如果没有第二段,全文的完整与流畅似乎也不受影响,那么这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这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小题2:请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我大吃一惊,站住了。

(2)沿着它行进,我像一头孤狼。

小题3:本文多处描写了月亮,请简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

小题4:研读最后一段,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1)“自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一个自由的人”为什么要“追赶监狱”?

(2)“一个自由的人,在追赶监狱。”这句话警策而睿智,超越了文本意义,饱含着尤为痛切的人生体验和更加丰富的人生哲理。请从“体验”或“哲理”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