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学校开展“爱我南京”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小雨和小晴等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了以下几个专题。 魅力南京: 1.小雨负责作南京简介: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名城。她具备山川形胜之妖绕,饱含兴衰荣辱之沧桑,是自然和历史恩锡给人类的礼物。她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诗一赋都是绝唱,她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 (1)文中两个加粗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 龙蟠( ) 哺育( ) (2)文中画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改正。 “妖绕”改成__________ “恩锡”改成__________ 人文南京: 2.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南京: 3.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要求从下面三幅图标中推选一幅,并说明理由。 你说:“我推选_____________幅图标(第一幅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 书香南京: 4.活动初,大家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 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2)你从《西游记》《水浒》《繁星·春水》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_________》的阅读心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宣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pán bǔ
(2)绕→娆 锡→赐
2.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3.示例(一)我推选第二幅。①第二幅把两个“青”字变形处理成了一对手拉手舞动的青年,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团结。②“n”是南京的“南”的拼音首字母,图标下半部分将两个“n”变形组成“心”的图形,突出了团结的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我推选第三幅。因为第三幅对“青”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之酷似一个青年人在展翅高飞,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热情。
4.(1)倡导南京人阅读经典名著。(意同即可)
(2)“略”。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