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论语》《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第13章)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第4章)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抗认为孔子有私心,伯鱼应该从他那学到了很高深奇异的学问。

B.陈抗通过与伯鱼交谈,知道孔子没有私心,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C.咸丘蒙觉得“诗”中所说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D.孟子认为咸丘蒙拘泥于文字而曲解了“诗”的意思。

2.对于“诗”,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孔子认为行事说话要以《诗》中的内容为依据,要以《诗》中的内容来规范自己,提升自己;孟子认为读《诗》不能望文生义,机械理解,需要自己去领悟。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