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洞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下列对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西山道口北(径直)

B.无土壤而生嘉树美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

C.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   (城上锯齿形的有孔的小墙)

D.有积石横当其   (边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一北而东       故楚乏南人而多石

B.无土壤生嘉树美箭       皆我有也,未始知西山之隆特

C.有洞若门       青麻头伏

D.一西出       则或咎欲出者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议论、抒情。

B.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述和议论,把自己怀才不遇、被贬在外的愤懑表现了出来。

C.作者描写了小石城山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并且感叹这样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却被弃置在偏远的地方,“不得一售其伎”。

D.文中“造物者”“神者”皆是指创造万物、有灵的上帝,作者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排解的矛盾问题拿来向上帝询问,不免带有一些颓废消极的感情色彩。

4.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洞若门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D

4、(1)它的上面,构成垛墙望楼的形状;它的旁边,耸出一座天然的城堡,还有像城门似的一个洞穴。

       (2)经历了千百年而不能向人们展示它的美妙景致,这实在是劳而无功的啊。(意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